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南京市上年度平均工资

帮助5人 3.2w浏览 #劳动纠纷 匿名 2020-11-30 广东潮州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智选辩护团队
    智选辩护团队
    68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解答如下, 用人单位少报职工工资导致减少的,向用人单位要求补足差额。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是以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基数进行计算的。用人单位依法缴费,应当与工伤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基本上相同,且不低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不高于300。因为用人单位瞒报职工工资收入,没有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工伤职工伤残补助金减少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用人单位不补足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58条 用人单位少报职工工资,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工伤保险待遇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向工伤职工补足。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降低部分由该用人单位支付。《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讼。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应当依法执行。
    全文
    7 2020-11-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4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南京市上年度平均工资
一键咨询
  • 144****07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0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0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7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3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0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1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2****24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0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2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8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4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5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2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0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7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4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1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6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4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0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7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0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8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1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1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81****185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6****696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494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河南省2024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目前河南省统计局并没有发布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数额;根据目前发布的最新通知可以知道,河南省统计局只发布了度河南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575元。
10w+浏览
最新北京平均工资是多少?
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5766元,比上年增加14066元,增长10.7%;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6908元,比上年增加6170元,增长8.7%。
10w+浏览
北京平均工资标准为多少
北京的平均工资为¥6906。北京平均薪酬排名全国1,北京薪资排名第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北京平均招聘薪酬为10197元,排名第一。
10w+浏览
上海北京平均工资是多少
具体是多少,要咨询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了解。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10w+浏览
2024年北京平均工资是多少
1、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869元。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011元。3、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83元。
10w+浏览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