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姬酣灌叫弑既鬼习邯卢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民间借贷纠纷与一般的合同纠纷有所不同,双方当事人承担的给付义务对象均为货币,出借人应将借款按约定时间交付借款人,而借款人则需按约定时间还款。那么,民间借贷纠纷中“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出借人所在地,另一种是借款人所在地。而根据双方履行义务的先后关系不同,“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依次为借款人所在地和出借人所在地。当借贷双方对借款是否出借发生争议,以借款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当借贷双方对借款及其利息是否归还发生争议,以出借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在双方履行各自义务的同时,给付货币的一方应承担履约费用和风险,如采取现金给付时产生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等,采取银行转账方式时转账手续费等。双方各自履行义务过程中的风险则以接受货币为分界点,在给付货币前由给付货币一方承担货币损失的风险,交付货币后则由接受货币一方承担风险。在指示给付(即借贷双方约定或实际给付时,接受货币人并非借贷双方本人)的情况下,适用“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确定管辖时,应以合同相对方所在地为准。在以物抵债的情况下,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专属管辖;其他动产,如适用“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确定管辖时,应以出借人所在地为准。此时借款人已无给付义务,但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性质并无改变,借款人仍需履行其还款义务,为保障守约方的利益,应以出借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