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储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哪些内容

帮助5人 4.7w浏览 匿名 2022-08-13 江苏无锡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储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内容》:第一条,为了发展储蓄事业,保护储户的合法权益,加强储蓄管理,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中国境内办理储蓄业务的储蓄机构和参加储蓄的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储蓄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全文
    11 2022-08-1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9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储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哪些内容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2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1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1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0****5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4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4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3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1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3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1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3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0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5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1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3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4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0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8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0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2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7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1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5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3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1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5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3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0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77****345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51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8****69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储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哪些内容?
本条例所称储蓄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
10w+浏览
金融保险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细则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非法经营致人死亡处罚条例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经营导致他人死亡应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需承担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的处罚。
另外,若存在如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且情节较为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而对于情节特别恶劣者,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1)未经政府许可擅自经营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受到严格限制的买卖物品;
(2)在未获得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情况下进行买卖活动;
(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带薪休假条例实施细则
第五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累计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10w+浏览
有肺结节去蓄电池厂上班能办理医保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员工患有肺结核的情况,企业有责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在医院正式确诊员工患上职业病之后的第三十个自然日起,企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若经过确认,该疾病被确认为工伤,则企业可依据法律规定,为员工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当员工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且身体状况趋于稳定时,如果其身体机能受到损伤并对其工作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企业应协助员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一旦鉴定结果明确了员工的伤残级别,企业便可根据相关法规,为员工申请伤残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婚姻登记条例实施细则?
《婚姻登记条例》第三条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登记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除按收费标准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或者附加其他义务。
10w+浏览
安全四不放过的原则在法律上有何体现
[律师回复] 解析:
我们对待每一起事故的调查都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即:
在明确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前,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在找到责任人并作出相应处罚之前,绝不姑息;
在制定并实施改善整改措施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也决不能有所放松;
而对于那些因事故而受影响的相关人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必须得到进一步提升,否则同样不能被忽视。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规定,安全工作要立足防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2004年)下达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各地区、各部门要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生产经营单位。
同时,要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幅度减少事故数量特别是事故伤亡人数。对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
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近期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决定派出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作出严肃处理。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322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无证经营烟花爆竹处罚条例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未经相关许可就擅自进行烟花爆竹制品生产与经营的情况,或向尚未获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以及引火线等危险品的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制止,并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其违法所得。
对于未经许可而通过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行为,公安部门也将依法予以制止,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及其违法所得。
在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的过程中,若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则应依法给予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
如果构成犯罪,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属于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的,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者,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对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擅自生产、销售烟花爆竹产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导火索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和违法所得。未经许可,擅自公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和违法所得。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工人不按要求施工产生中毒责任在谁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劳动者因违规操作而引发事故并导致自身遭受伤害的情况下,若该伤害被判定为工伤范畴,那么劳动者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索取全面的工伤福利待遇。
然而,劳动者因违反安全操作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问题,用人单位有权依据劳动者的过错程度来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但具体的赔偿比例需视情况而定:
1.对于劳动者故意行为所致的损失,应由劳动者全额承担;
例如因情感困扰或情绪低落而故意毁损用人单位的产品、设备等;
2.劳动者如存在严重过失,则应承担约50%的损失;
即那些本可避免的失误,如因违规操作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酒后上岗导致损失等,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承担约一半的损失;
3.对于劳动者一般过失或在正常工作中未表现出主观故意或严重过失的情况,所产生的任何经济损失,不论数额大小,都不应由劳动者承担。
例如,不应让无保管职责的销售人员承担盘点后的货物损失。
用人单位不得将经营风险转嫁至劳动者身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七条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哺乳期妇女刑事强制措施是否合法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法律体系之下,处于哺乳期阶段的女性确实享有某些特定的法律保护权益。
依据现行法规中的明确规定,对于涉嫌犯罪的个人或被告,我们可以通过适用不同种类的强制性手段来进行打击和制裁。
这些手段涵盖了拘留、逮捕、羁押传唤、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等多种方式。
然而,尽管如此,对于正值哺乳期的女性来说,在一般的法定情境下,她们将无法被直接采取拘留、逮捕等具有人身自由限制性质的强制性措施。
但是,如果经过评估,认为该哺乳期女性在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危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其实施取保候审的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72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拆迁条例实施细则是什么
第十条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10w+浏览
国内外被家暴妇女法律保护措施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遭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拥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女性享有请求权,她们有权寻求居委会、村委会以及所属单位的帮助,这些机构应积极提供劝阻与调解服务。
其次,如果妇女正处于家庭暴力的现实当口,她应该立即拨打报警电话"110",这样,警方必将采取行动以制止暴力事件。
此外,若施暴导致受害妇女仅受轻微伤害,那么其有权要求警方对施暴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例如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等措施。
再者,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妇女可以以此为理由申请离婚,并在离婚过程中争取到包括人身损害及精神损害在内的离婚损害赔偿。
最后,对于已经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妇女可以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而对于暴力导致受害人重伤乃至死亡的情况,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均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展开调查,人民检察院也会依法提起公诉。
同时,若受害人因受强制、恐吓等因素无法告知,或者因其年迈、疾病、失明、耳聋、哑巴等原因无法亲自告知,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则可代为申诉。
另外,受害妇女还可以随时向妇联或其他妇女公益组织寻求援助。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暴力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首先,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其次,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受害方要求离婚的,法院应当予以批准;
最后,受害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以请求加害方赔偿,该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