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表弟由于年少缺乏社会经验,在找工作时被忽悠进贩毒团伙,都会被判处死刑吗,如果不判处死刑,走私制毒物品罪判多久?

帮助10人 1.9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17-10-26 江西九江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诉讼指导法务
    诉讼指导法务
    81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走私制毒物品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全文
    14 2017-10-26
  • 九江优选法务
    九江优选法务
    评分5.0 “值得推荐”
    咨询我
    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走私制毒物品罪判多久
    ” 这个问题。
     
    一、《刑法》第350条 【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1、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在境内非法买卖上述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3、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处罚的法律规定
      
    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走私制毒物品罪并非行为犯,而是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标准才能定罪处罚:
      A.  麻黄J、伪麻黄J及其盐类和单方制剂5千克以上不满50千克;
      B.  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100千克以上不满1000千克;
      C.  醋酸酐、三氯甲烷200千克以上不满2000千克;
      D.  乙醚400千克以上不满3000千克;
      E.  上述原料或者配剂以外其他相当数量的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
      
    ②  少于上述数量标准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全文
    9 2017-10-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00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表弟被忽悠进贩毒团伙被抓,请问一下走私制毒物品罪判多久?
一键咨询
  • 155****8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3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6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5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5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8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8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3****45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4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3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8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3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1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3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4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4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7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7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1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3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3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0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6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3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7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5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4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3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1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3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3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6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6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80****771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456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780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买房被忽悠定金退吗
购买房产时若遭遇欺骗并支付定金,可能涉及退款问题。定金旨在保障购房者履行购房合同,因购房者原因未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退还定金。若因房企原因无法履行且存在违规销售,应依法双倍赔偿定金。房企文件不全收受定金可能构成欺诈,购房者应解除合同并索回定金。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被忽悠消费了怎么办
消费者在遭遇商家欺诈时,可先尝试与商家友好协商。若无效,可寻求第三方权威机构如消费者协会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可向政府行政部门投诉或向法律仲裁机构申诉。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被忽悠签的合同有效吗
基于欺诈签订的合同无法律效力,双方可依法撤销或拒绝履行。若合同源于非法占有意图,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受欺诈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因为其在不自由表达真实意愿下做出了民事法律行为。任何一方若采取欺诈手段,受害方均可寻求法律途径撤销合同。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买房被忽悠可以退房吗
当事人应该及时行使其合法权益,包括合同变更权、撤销权、解除权以及要求归还错误款项的权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当合同一方采用了欺诈手段致使另一方在完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前提下做出了民事法律行为时,受欺诈方将有权力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此项行为。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被忽悠签的合同有效吗
基于欺诈签订的合同无法律效力,双方可依法撤销或拒绝履行。若合同源于非法占有意图,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受欺诈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因为其在不自由表达真实意愿下做出了民事法律行为。任何一方若采取欺诈手段,受害方均可寻求法律途径撤销合同。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