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露装修中的几种常见欺诈方式
1. 以不赚钱为名,招揽业务
家庭装修也应有一个造价预算的程序:材料费、施工费、管理费、利润等都应该明确,而没有信誉、质量和服务保证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往往采取一口报价或低于别人报价的做法承揽业务。
许多业主由于刚买了新房,资金比较紧张,在装修预算时往往只关心价格。有些不正规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吃准这一心理,以很低的价格先骗取业主上当,等到装修中间再找出种种理由要求加钱。提出如不添钱,工程无法进行,此时用户只有听从指挥,最后的结算价往往都要高出原报价很多。
2. 偷漏工程项目
利用用户不懂装修内容,因此在施工项目单上有意漏项,到施工期间再增项增加报价。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 误报施工面积
虽有看似详细的报价单,但在计算施工面积的数量时有意加大面积。如重复计算施工面积(该剔除的不剔除),或不规则处按最大尺寸计算面积。如用户看不出来也就蒙混过去了;万一用户指出,就以计算失误或大意来解释应付。
4. 材料以次充好
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并借损耗之名加大工程量。
5. 减少施工程序、偷工减料以减少成本
如本该刷四道油漆的只刷两道,水泥以次充好,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楔头全部变成钉子连接,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
6. 隐蔽工程最能糊弄人
水电改造、基层处理等属于隐蔽工程,是最容易糊弄用户的。例如,在铺设电路时,按规定是先安装电线护管,再穿入电线,工艺较为复杂;而有些装修队为了省钱省时,往往直接拉电线,这样一来,如果电线发生意外被烧毁,重装电线时就得先破坏掉整个墙面,后果可想而知。
7. 套餐报价误导用户
用流行的套餐报价法蒙骗用户,看似实惠,实际项目含糊。
如施工内容不齐,很多公司的套餐根本不包括地砖地板等主材,当然价格很便宜了,当您要求增项时再虚报高价。
还有些套餐中虽然包括了主材,而且都是特价主材,真的很便宜,比如什么每平米50元的实木地板,其实是等外品,根本不会有人用;甚至还会使用一些不合环保要求的材料蒙骗用户。
另外,凡是用套餐形式装修均不出示设计图纸和预算方案,不出示做某项工程的单价及工程量,这样都容易在以后的装修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8. 维修无保障
装修前竭力吹嘘,承揽业务。装修竣工后,出现质量问题便逃之夭夭,质量和维修成了大问题。
第二部分:揭露合同及价格陷阱
一、吃透项目预算书
在家庭装饰装修中,装修公司在签订合同前,往往要给用户提供设计方案和一份预算书。这份预算书是用户和装修公司洽谈的根据,如果用户能“吃透”这份预算,并以此为依据和装修公司讨价还价,不仅能节约装修预算,还能在签订装修合同时,预防很多施工中的问题。
详细的预算是与图纸相对应的。图纸上所绘制的每项将要发生的工程,都会在预算书上体现。主要材料的品牌及型号、种类也会在图纸及预算书上标识。用户只要根据实际的面积,以及装饰材料的品种和价格,很容易了解到装修公司是否“多报冒领”。但要指出的是根据一般的工程损耗,装饰材料多出5%到10%都属正常现象。
另外,一些未在图纸上出现的工程,如线路改造,灯具、洁具的拆安也会在预算书上体现。用户可根据图纸上的具体尺寸核定预算。
需要注意的是,预算书上的单位价格一般都是加上工费之后的价格,用户可以向装修公司仔细询问价格的制定过程。
一份装饰预算表,至少要包含四部分内容:
(1)施工的项目及项目所在的部位。比如“铺砖”,要指明铺在什么部位。
(2)施工项目的规模。如“铺砖”一共要铺多少面...展开全部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