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能否申请取保候审需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而定。以下是申请取保候审时所需满足的具体条件及其解析:
1.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国刑法中的某些轻罪名,例如抢夺罪等。
2.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通过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不会导致社会风险增加。这里涉及到取保候审的实质性要求,即确保犯罪嫌疑人能够受到有效监控和管理的同时,不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3.应当予以逮捕,但由于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进行羁押,如因病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者,可考虑取保候审。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逮捕之前发现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便不应决定实施逮捕;若在逮捕之后发现,则应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
4.依法应当逮捕,但正处于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在此种情况下,若在逮捕前发现,便不应决定实施逮捕;若在逮捕之后发现,则应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
5.对已经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讯问、审查后,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尚不充分的。
6.已经被逮捕并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办案期限内未能结案,且通过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不会产生社会风险的。
7.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自伤、自残手段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均不得取保候审。
8.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也不得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