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对于公司从业人员涉及泄露机密信息行为的处置策略,主要依据该行为所带来的严重性及实际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泄露的信息较为轻微,公司可首先尝试与涉事员工进行深入的交流,明确告知其必须立即终止此类不当行为,同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减轻潜在风险。
然而,倘若泄露情形已经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的经济或声誉损失,企业很可能会对相关员工实施纪律处罚,例如发出警告通告,职位调动甚至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等。
此外,假如涉嫌泄露活动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违法犯罪行为,企业理当毫不犹豫地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此事件,以便尽快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