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法院会通过专业手段查询对方财产线索,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一旦发现可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拍卖房产、车辆等措施,确保义务得以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2、当对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手段。限制其高消费等行为,能对其产生较大压力,促使其积极寻找财产或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3、与对方协商制定分期履行计划也是可行的办法。经法院认可后按计划执行,既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的实际情况,又能逐步实现义务的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4、若对方有工资收入,法院可每月扣划其一定比例的工资用于履行义务,这为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具体的执行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