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订主体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合伙人得是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态正常的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成立的法人(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及合法的非法人组织(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二)协议内容得是合伙人真实意思的体现。不能存在欺诈(比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虚假情况,诱使对方签订协议)、胁迫(比如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签订协议)等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
(三)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举例来说,如果约定从事走私、贩毒等非法经营活动,这样的条款肯定是无效的;又或者约定内容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像约定传播不良信息等,也是不行的。
(四)合伙协议一般要用书面形式,而且合伙人要签字或者盖章。书面形式能更清楚地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签字或者盖章则表示对协议内容的认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