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停工留薪期时长。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才可以适当延长,而且延长的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职工要关注自身伤情,符合条件的及时申请延长,单位也应配合相关程序。
(二)了解工资标准及构成。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是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通常指受伤前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报酬,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都包含在内,不过加班工资不计算在内。职工要清楚自己正常出勤时的工资构成,以便核对单位支付的停工留薪期工资是否正确。
(三)注意工资支付方式。单位应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如果发现单位未按时支付或者支付金额不对,要及时与单位沟通,要求其改正。如果沟通无果,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