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因为出事故,有相关的误工费,要写一份误工费补偿联系单,所以需要咨询一下,这样的误工费补偿联系单要如何写?

帮助10人 10w+浏览 #工伤赔偿 匿名 2018-05-07 江苏淮安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3条
  • 淮安诉讼咨询
    淮安诉讼咨询
    58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1.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误工,乙方可出具联系单,甲方应予认可.
    2.关系恶化后,造成的工程延误,双方各有责任.
    3.乙方未完成的工程费用,甲方应告知乙方,从乙方
    全文
    7 2018-05-07
  • 案件洞察法律助手
    案件洞察法律助手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有关于误工费补偿联系单这个没有固定的格式,不是格式合同。写清楚具体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就可以了。
    全文
    14 2018-05-07
  • 工伤维权答疑法务
    工伤维权答疑法务
    评分5.0 “解答有耐心”
    咨询我
    【法律意见】
      兹证明 (身份证号码: )系我单位员工,担任 职务。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其因 ,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日未上班工作。根据本单位规定,扣发其间工资总计为人民币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以上内容真实无误,我单位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证明单位:
      年 月 日
    一、误工费包括两部分:
    1、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包括受害者因精神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发生的误工费用;
    2、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由于需要参与处理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包括死者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期间的费用。
    二、误工费赔偿标准:
      
    1、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三、误工费证据搜集:
      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一)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二)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 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全文
    8 2020-12-18 08:25:3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0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有关于误工费补偿联系单要如何写?
一键咨询
  • 156****52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8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3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7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8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3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8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7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8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3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7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0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1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0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0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0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1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2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2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3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8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34****433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2****597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652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联系区别有哪些?
1、适用法律不同 劳务关系由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2、主体资格不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3、主体地位不同。4、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同5、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六)国家法律干预程度不同。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区别是什么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就是两者所适用的法律不一样、主体资格不同、两者主体地位不一样、当事人的权利还有义务也不一样、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不同的,同时法律干预的程度不同,还有就是解决纠纷的途径也不一样。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如何证明不存在关联关系
要证明两家企业不存在相关性关系,可前往工商局查询企业基本情况,观察其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股权关联,并查看法定代表人和股东身份是否相同或存在潜在利益牵连。若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联系,也未受第三方影响,且在经济利益上无相互依存关系,则可证明两家企业不存在相关性关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如何证明不存在关联关系
要证明两家企业不存在相关性关系,可前往工商局查询企业基本情况,观察其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股权关联,并查看法定代表人和股东身份是否相同或存在潜在利益牵连。若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联系,也未受第三方影响,且在经济利益上无相互依存关系,则可证明两家企业不存在相关性关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如何证明不存在关联关系
如何验证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的存在性为了深入了解两家公司在经济上的股权关系,您需要前往工商局查阅这两家公司的全面信息,观察其法人代表及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共通之处或者潜在利益冲突。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