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舅舅为了争取一个项目了,就私下给动用很多歪心思了,在贴吧上散播别人的名誉权了,给造成严重的侵害行为了,现在要去处理的,那名誉权是否属于身份权吗?

帮助5人 3.5w浏览 匿名 2019-07-01 福建三明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首先,安某的名誉已受到贬损。即客观上已经有不明真相者对安某进行指指点点、讽刺、嘲笑、指责、挖苦,使安某的品德、作风等出现了负面评价,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其次,李某的行为违法。对于微博这一网络流行的信息交流平台,虽然网民有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撰写文章、发表评论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权并不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微博上的言论自由同样应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之上,必须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而李某基于怀疑,公开发表对安某人身攻击和侮辱的言词,明显是对安某人格尊严的侮辱、毁谤。
    第三,李某的行为与安某的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后者为前者所引起,没有前者便没有后者,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第四,李某具有过错。李某直接将安某的姓名、住址等身份信息暴露于公共网络并宣扬其臆想的事实,明知微博在信息传播和交流方面具有快捷、便利、覆盖面广的特点,极易造成贬损安某名义的社会评价,却希望或放任该结果的发生,表明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
    因此,安某应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责任。
    全文
    7 2019-07-0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散播别人名誉权了,名誉权是否属于身份权吗?
一键咨询
  • 131****33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1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4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2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8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7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2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4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6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8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3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5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3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8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0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3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7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0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4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7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8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8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2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2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3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7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0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6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4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1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56****929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2****328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65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使用广告散播谣言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理?
散播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当事人可以去法院起诉,此时行为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行政责任,此时构成侵权行为,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损失,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行政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网络传播名誉权是什么?
传统的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延伸出来的就属于网络名誉权,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的侵犯,若是存在侵权行为,权利所有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进行维权,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名誉权侵权公布身份信息吗
在名誉权侵权案件中法院是不会公布侵权方的身份信息的,可以公布身份信息的必须是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在公安机关追逃的过程中会公布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而名誉权侵权只是一般的民事纠纷,只需要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等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新闻传播侵犯名誉权的表现是什么?
新闻传播侵犯名誉权的表现是通过诽谤和侮辱形式来表现的。诽谤专指陈述事实的虚假性。在司法实践中,诽谤诉争的焦点必然是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或者说陈述事实是否虚假的问题。把内容的虚假性作为诽谤的构成要件,是在实现言论自由和保护公民人格权关系上的一种兼顾与平衡。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95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侵犯新闻传播中的名誉权怎么处理?
侵犯名誉权是可以处拘留和罚款的,还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简单的侵权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就可以,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处5天以下的拘留,500元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按照侮辱罪来追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