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在2005年才正式进入我国的司法领域,在过去它只是一个学术用词。民事公益诉讼指的是对发生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公民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制度。法律赋予了公民或者社会组织这样的权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我国诉讼制度的完善。律图在本文主要为你介绍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以及建立的必要性。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益诉讼是一个与私益诉讼相对的一个概念,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一定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违反法律,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判并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
二、确立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公共危害事件,如环境污染等,有些公民会向法院提出诉讼。这样的诉讼类型在法律上被成为公益诉讼。那么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包括哪些?
公益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人民检察院、社会公益团体、个人等等。无论自然人、社会组织、检察机关还是行政机关作为原告参与公益诉讼,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建立一种互补的多元制主体模式将更符合现实所需。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保护者,予公民公益诉讼起诉权是法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作为国家公诉机关,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其本身的职责所在。
......
1、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不特定的人。一般仅指无利害关系的人,且如果原告为多人,可由裁判法官选择适宜的人作为原告。
2、原告起诉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尊严及社会公平,而非个人一己私利。
3、公益诉讼涉及的案件范围宽泛,可以是民事侵权行为,也可以是行政违法、刑事犯罪活动。
4、公益诉讼的地位体现在对国家机关执法能力不足的补充与协助,而非取代国家机关进行执法活动。
在民事纠纷不断发生的我国,长期以来民事诉讼都是私人诉讼,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法治的不断进步,类似环境侵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诉讼已经不是私人诉讼可以完美解决的了。不过可喜的是,2012年我国有了民事公益诉讼,那么民事公益诉讼概念和特征,以及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有哪些?
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民诉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这一条款的增设具有宣示意义,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跨越性一步,从而正式将公益诉讼制度纳入法制层面。
......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民事公益诉讼,一般由检察机关、其他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就会被称为民事公益诉讼。而民事公益诉讼一般就是包含环境污染啊、公共设施之类的,属于公共领域的东西。那么受理这些民事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又有哪些呢?
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市(分、州)人民检察院管辖。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应当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本区域其他试点地区人民检察院管辖。
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必要,可以办理下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认为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交下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应当报请其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文章37985人阅读
文章1166人阅读
文章1149人阅读
文章1072人阅读
文章1661人阅读
文章1506人阅读
文章1953人阅读
图文徐跃峰律师回答
文章12645人阅读
文章1649人阅读
文章1666人阅读
文章1492人阅读
文章1675人阅读
文章1795人阅读
文章1629人阅读
文章1184人阅读
文章1413人阅读
文章1818人阅读
文章3701人阅读
文章6161人阅读
文章1745人阅读
文章39854人阅读
文章1471人阅读
文章36051人阅读
文章40881人阅读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