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哪些情形不适用认罪从宽制度

3w浏览 匿名 2020-05-26 云南红河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4、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全文
    2020-05-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热门问答·刑事犯罪辩护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6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哪些情形不适用认罪从宽制度
一键咨询
  • 130****75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6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8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4****2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1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2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8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7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2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6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6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7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8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5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4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6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8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8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3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6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81****702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8****173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27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公安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范围是什么?
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处理犯罪后自首的一般规定,是处罚总原则。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什么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义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义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认罪认罚问题的从宽处理制度适用条件有哪些?
根据《试点办法》规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与刑法所规定的自首一样,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没有对适用案件的罪名和可能判处的刑罚作出限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65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什么意思?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认罪认罚从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这样在法律上可以让很多犯罪分子积极认罪,从而加快判案的效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制殊是如何定义的
[律师回复] 解析:
故意伤害罪,亦称故意人身伤害罪,乃是指在主观上具有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之故意,而在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的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伤害这一概念,其内涵主要是对他人身体健康的损坏,外延则包括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砍断手指、刺瞎眼睛等等以及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导致他人听觉丧失、视力减退、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
根据我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具体而言,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维护其肢体、器官及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目的所享有的人格权。
其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再次,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即凡是年满十六周岁以上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主体。
最后,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却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该后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