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逃逸致致人死亡如何认定

1.6k浏览 帮助15人
专业服务 律师认证 退款保障
在线咨询,律师1对1沟通
最新修订 | 2024-03-02
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
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等;
就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须是行为人逃逸行为在前,而伤者因行为人逃逸而死亡的结果发生在后,两者之间存在这个顺序关系。
如果交通事故发生时伤者当场死亡,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予以处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致致人死亡如何认定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341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答? 125662人选择咨询律师
649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逃逸致致人死亡如何认定
一键咨询
  • 177****53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2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5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0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2****4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2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0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7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3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3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1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2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3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2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6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0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34****671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367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700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致死亡怎么判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的规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盗窃罪死不承认37天不批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涉及盗窃罪的拘留期限在37天内是否能够获得释放需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因为盗窃罪的拘留最短为7天至14天,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7天。若被认定为刑事犯罪,则刑事拘留通常为14天,但最大时长可延伸至37天,如未构成犯罪,将受到5日至10日的拘留惩罚,同时可能被处以最高500元的罚款;情节较为严重者,将面临10日至15日的拘留,以及最高1000元的罚款。若构成盗窃罪,则应按照盗窃罪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若盗窃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若盗窃金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交通肇事袭警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袭警罪的认定标准,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该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应该是人民警察正常行使其执法管理职能的工作环境和秩序;
其次,在客观层面上,这种罪犯往往会采取诸如殴打、恐吓等暴力手段或威胁方式来阻挠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并因此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最后,从犯罪主体来看,本罪的实施者可以是任何一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至于主观方面,这类罪犯通常是出于故意的心态去实施上述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档法定刑,就是说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5年。1、属于构成交通肇事罪情节的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即交通肇事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肇事致人死亡逃逸赔偿吗?
如果发生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会需要赔偿死亡赔偿金以及残疾赔偿金的。在计算赔偿的具体金额时也是会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人均收入以及伤残的等级来确定的,如果犯罪嫌疑人做出肇事逃逸后不进行赔偿时,受害人也是可以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可以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取保候审的期间里,若其作出了任何可能引起进一步违法行为或威胁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及社会秩序的行为时,是必须将其拘留并依法逮捕的。
然而,请注意,取保候审并不是意味着一个案件就此完结。在犯罪分子再次涉案且符合逮捕条件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有可能面临被逮捕的风险。
此外,如果犯罪分子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也将会被拘留和逮捕:
(一)有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活动的;
(二)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构成现实威胁的;
(三)可能会销毁、篡改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通口供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要是交通肇事逃逸并且导致了他人死亡的话,那么一般是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不过此时情节不同,起刑点为7年有期徒刑,而最高为15年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包含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1)涉及到各类交通工具驾驶职责的从业者,例如在公路上驰骋的汽车驾驶员,或者操控轮船航向的船长等;
(2)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类交通设备的操作与指挥者等;
(3)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处于直接决策和指挥位置的管理人员,例如对车队进行统领和调配的高层领导,以及负责执行具体任务的指挥人员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检察机关多久起诉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交通肇事罪的案件中,从控方将案件提交给检察机关开始,直到法院最终判决结束,通常耗时约为三个月。这个过程包含了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所需的一个月时间,以及法院在公开审理后进行判决所需要的两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检察院对于由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做出明确的决定,对于案件情况较为复杂或者重大的案件,可以适当延长十五天的处理时间。
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中承认有罪并愿意接受处罚,并且满足速裁程序的适用条件,那么检察院应该在十日内做出决定。对于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可以适当延长至十五天。
另外,如果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生管辖权变更,则从变更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查起诉的期限。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07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盗窃罪怎么样认定共犯的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盗窃罪共同犯罪之认定依据如下:
首先,参与共谋之人各自所实施的行为,必须包含盗窃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物,抑或是屡次进行的盗窃行为,又或是在户内进行的盗窃,亦或带着武器进行的盗窃以及在隐藏场所进行的扒窃等各类违法行为;
其次,共谋者们的各种行为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紧密配合的、统一的盗窃犯罪活动整体;
最后,每个人的行为与最终的盗窃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盗窃数额较大的案件,法院将依法判处被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以一定的罚金;而对于盗窃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案件,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的罚金;
至于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案件,被告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还需要缴纳罚金或者被没收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安心问
服务承诺
专业服务
18W+认证律师,年普法人次15亿+,律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认证
该律师已经过平台身份认证及执业资格等严格审核,确保律师真实且专业,可放心委托!
退款保障
律图全程保障您的消费权益,律师未服务将自动退款至支付账户。
用户真实评价
  • 谢谢律师的回复,非常满意
    136****4892
  • 谢谢律师的回复,非常满意
    176****3874
  • 律师说的很清楚,我一下子就听的明白了,值得信赖!
    187****7038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