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剐蹭不知情走了算肇事逃逸吗

853浏览 帮助8人
专业服务 律师认证 退款保障
在线咨询,律师1对1沟通
最新修订 | 2024-04-05
在不知情以及并无恶意的条件下产生了刮擦事件,并且当车辆驾驶人贸然地离开现场时,并不构成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的行径。
此处需要明确的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即,车辆驾驶人员没有经过正当程序,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得由交通事故而引发的法律责任无法明确界定,其主要目的旨在逃避、推卸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的违法行为。
依据相关规定,以下八种情形被认定为确实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现象:
1.明明已经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却还是自行驾车或者舍弃车辆脱离事故现场;
2.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认为自身并无责任,于是驱车离开事故现场;
3.涉及酒后驾驶和无驾证等情节可疑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报警之后,没有按照要求留在现场等候处理,而是选择弃车离开事故现场,随后又返回;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是在报案后,未做交代便擅自离开医院;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然而给受伤人员或者家属留下错误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后随即离开医院;
6.在接受调查过程中,交通事故责任人选择逃跑;
7.交通事故责任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确凿证据证明他们应该清楚事故的事实真相;
8.尽管双方已经经过协商努力,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是在尚未协商妥当时支付的赔偿费用远远低于实际损失,此时,交通事故责任人没有留下真实的联系方式,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其强行离开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处理交通事故的必要步骤应当为:
1.尽快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告这起事故;
2.交通管理部门将会立即派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3.交通管理部门将会随着时间推进,制作出一份全面详细的交通事故认定书;
4.交通管理部门会对事故责任方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5.最后,交通管理部门会组织有关方面对损害赔偿事宜进行调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第(一)项,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剐蹭不知情走了算肇事逃逸吗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85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答? 125356人选择咨询律师
659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剐蹭不知情走了算肇事逃逸吗
一键咨询
  • 145****22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6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2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5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1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5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0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0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5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4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8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7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2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0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5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2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1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8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6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8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5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5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7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7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34****475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259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7****62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剐蹭肇事逃逸能走保险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剐蹭肇事逃逸能走保险么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提离职后不到一个月领导就让走这样合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确实允许。
下述几种情况在提交辞呈之后的未满一个月时间内便可离开: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过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时;
在试用期内,如果您需要辞职,则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
假如用人单位采用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活动,或是用人单位忽视了劳动者的安全风险,强行下令进行危险的作业行为,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劳动者无法继续工作而选择辞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3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判处多长时间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若行为人由于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从而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应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若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恶劣情节,则应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对于那些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者,其刑罚将升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剐蹭肇事逃逸能走保险么?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剐蹭肇事逃逸能走保险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是危险犯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交通肇事犯罪并非危险犯之列,而为典型的结果犯类型。
该类犯罪的成立需要严格地具备特定后果即交通事故产生的严重影响,方能进行定罪量刑。
若行为人违背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而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及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者,则需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选择逃离现场,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时,其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更为严重者,如果行为人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话,其将面临至少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剐蹭肇事逃逸能走保险么?
剐蹭肇事逃逸能走保险。当然了,如果车辆损失的比较严重的情况之下,是可以联系交警部门的报警的。对于受到伤害的人来说,是需要第一时间拍照留证的,同时也是需要拨打保险公司的电话。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剐蹭属于肇事逃逸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剐蹭属于肇事逃逸吗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53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小区剐蹭开走算逃逸吗?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小区剐蹭开走算逃逸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如何请律师出庭
[律师回复] 解析:
审判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审判长会对当事人的到庭情况进行核实,继而宣布案件所涉及的案由;
紧接着,公诉方代表及辩护律师展开证据的提出与质证环节,同时有权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接下来则进入最为关键的法庭辩论阶段以及被告人的最后陈述环节;
最后,经过公正严谨的审议后,法庭会依法作出宣判决定,并且,所有上述环节必须是公开透明地进行,对于需要当即作出判决的案件,审判法院应于宣布判决结果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详细的判决文书送达到案件各方当事人及其提起公诉的检察机关手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
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刑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22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不起诉
[律师回复] 解析:
一般的交通肇事案属于公诉性质的案件,若符合不起诉的相关条件,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被提起诉讼;
然而,当交通事故导致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较为严重时,则需要依法进行起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符合以下情形的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均能真诚地表达悔意,通过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受害者的谅解,且受害者愿意与犯罪嫌疑人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均可达成和解协议:
(1)由民间纠纷引发,涉及到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
(2)除了渎职犯罪之外,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案件。
但是,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过去五年内曾有故意犯罪行为的,不适用于上述规定的程序。
此外,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都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予以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程度较小,不被视为犯罪的;
(2)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过特赦令而免除刑罚的;
(4)依据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偷逃高速通行费是否构成盗窃罪
[律师回复] 解析:
1.盗窃罪的实施针对的是他人实际上已经占有和控制的财富(涵盖了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或权益)。
之所以对其进行如此严格的规定,主要原因在于,盗窃犯罪本质上是通过非法手段将原本属于他人的财富转移到自身或是第三方手中实现占有的过程。
因此,一旦成功完成这一过程,便表示受害人失去了对此类财物的所有权及实际控制权。
更具体地说,构成盗窃罪对象的财物不仅仅必须具备可因盗窃行为而被他人转移占有的属性,而且这样的财物还必须能够被实物化存在。
假如某项财产性利益尽管可能会被其他人合法剥夺,但是却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进行实质性的转移占有,那么由这些行为所造成的侵害,便不可能被认定为盗窃犯罪。
例如,在逃避缴纳相关费用的情况下,财产性利益(债权)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移,因此并不符合盗窃犯罪的行为特征。
2.“欠债不还”的行为并不符合盗窃犯罪的特征。
“欠债不还”意味着行为人仍然处于负债状态,只是未能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而已。
由于债权人仍然拥有对该笔债务的权利主张,行为人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债务责任。
在此种情况下,债权人的财产性利益即债权既没有被剥夺,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移,自然也就不符合盗窃犯罪的行为特征。
将欠债不还简单地归结为“将他人基于债权所享有的利益,转移给自己占有的情形”,不仅在理论上过于宽泛地扩大了财产性利益的定义范围,同时也与客观事实相违背。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安心问
服务承诺
专业服务
18W+认证律师,年普法人次15亿+,律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认证
该律师已经过平台身份认证及执业资格等严格审核,确保律师真实且专业,可放心委托!
退款保障
律图全程保障您的消费权益,律师未服务将自动退款至支付账户。
用户真实评价
  • 律师人很好,回答仔细,给了比较好的建议,以后有需要还会来律图咨询的!
    159****6083
  • 谢谢律师的回复,非常满意
    188****8174
  • 律师非常负责,为我一一解答我不懂的问题,非常感谢!
    187****2003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