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取保候审多长时间解除

最新修订 | 2024-02-23
9.3w浏览 8点赞
律师解析
为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因此,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吋,依法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可以解除取保候审的情形有:
1、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这种情形往往是已经查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无罪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由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也就不应当继续采取取保候审,因此予以解除。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为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因此,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吋,依法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为监督公安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期限执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取保候审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取保候审案件·推荐文章

南通156****932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287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989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43人选择咨询律师
658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取保候审多长时间解除
一键咨询
  • 157****82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4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7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6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4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3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1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8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5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8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7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5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8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0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2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0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1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6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1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5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2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6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7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2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3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2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2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80****650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40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755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取保候审多长时间解除 取保候审怎么解除
取保候审要多久才解除,要根据案情,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的解除大概有三种情形,1、因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2、因变更其他强制措施而解除。3、因届满而解除。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解除取保候审应当由原决定的司法机关作出,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多长时间解除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盗窃罪拘留后取保候审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乃是国家相关法规所设立的一项重要刑事诉讼程序性措施,系指向正在进行之中的刑事案件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针对尚未受到逮捕或在已被逮捕之后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了防止他们逃避侦查、起诉及审判程序,依法要求他们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同时出具相应的保证书,以确保他们能够随时接受传唤,并且不对其实施羁押或者暂时解除其羁押状态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取保候审仅仅是刑事诉讼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它并不意味着被取保候审者将不会面临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是否会坐牢,还需要等待司法机关在进一步审理之后作出判决才能确定。
然而,根据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来看,能够获得取保候审资格的通常都是那些罪行相对较轻的犯罪嫌疑人,因此他们最终所面临的判决结果也不会过于严重。
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从客观角度出发,当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之后,最为紧迫且值得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处理的事务便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多长时间解除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长期非法拘禁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非法拘禁罪的判刑准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倘若有人非法地限制了他人的自由并实施了拘禁行为,或是采取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了他人的人身自由,那么法院将会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措施。
此外,如果在拘禁过程中还存在有殴打和侮辱被害人的情节,那么将会加重处罚的力度。
其次,对于非法拘禁这种行为导致他人重伤的情况,法院将依法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当这种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时,则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后,如果在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致使他人伤残或死亡,那么将会按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进行定罪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触犯上述条款的,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盗窃罪被抓多长时间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刑事拘留期限通常为7个月左右并在此期限内将进行审判。
2、然而,刑事拘留期间可能因为各种情境而出现延迟,具体时间则无法统一确定。
这主要是由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的办案进度以及案件本身的事实情况是否繁琐所决定的。
在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逮捕被拘留者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在拘留之后的3天之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审查批准的申请。
若存在特殊情况,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最多可延长至4天。
对于那些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甚至可以延长至30天。
人民检察院应在收到公安机关提交的批准逮捕申请书后的7天之内,做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如果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必须在接获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者,同时将执行情况及时告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进一步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多长时间解除取保候审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多长时间解除取保候审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什么时候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律师回复] 解析:
符合本项违法行为的合同诈骗案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以欺瞒手段虚构合法身份或盗用他人名义来签署契约;
其次是利用伪造、篡改以及作废的票据来作为保证凭证,或者用其他方式伪造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第三种情形则是在缺乏实质性履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率先履行少量或部分契约义务,引诱对方当事人进一步签订并履行合约;
此外,还包括在收到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货物、款项、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潜逃藏匿;
最后一个常见的案例就是采用其他各种手段来欺骗对方当事人,从而获取其财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3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非法拘禁罪非律师费用怎么收取
[律师回复] 解析:
1.针对非法拘禁所引发的赔偿责任,相关法规通常规定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措施。
此外,若该行为同时存在殴打、侮辱等恶劣情节,法院将予以相应加重处罚。
2.非法拘禁是一种违反道德与人权的罪行,表示被告方以限制人身自由、禁锢或其他强制手段,公然剥夺别人的合法行动自由。
非法拘禁罪所侵犯的直接对象便是人身自由权。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非法拘禁犯罪是否必须达到24小时这一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处理方式。
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判例表明,若非法拘禁行为并非由国家公务人员实施,则无需受制于24小时的约束条件。
然而,根据刑法中的“出罪时举重以明轻,入罪时举轻以明重”的解释原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拘禁的行为,其入罪标准也需满足持续24小时的要求。
反之,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非法拘禁他人的情况下,即使未满24小时,也不应被视为犯罪行为。
因此,我们认为,尽管非法拘禁罪属于法定刑罚相对较轻的犯罪行为,但其社会危害性并未达到严重程度,因此,入罪的时间标准不宜设定过低,而24小时的期限较为符合公众的普遍心理预期。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帮信罪能取保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倘若行为人被指控涉嫌帮信罪,那么在满足特定法定条件的前提下,是具有申请获取保释权利的。
依照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门对于出现以下任一情况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均可批准予以保释候审:
(1)其所涉案情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2)若其所涉案情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通过保释候审并不会导致社会公共安全受到威胁;
(3)如果犯罪嫌疑人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通过保释候审也不会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4)当羁押期限届满时,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此时需要采取保释候审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取保候审期限最长多久 取保候审怎么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的解除大概有三种情形,1、因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2、因变更其他强制措施而解除。3、因届满而解除。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信罪6个月怎样争取缓刑
[律师回复] 解析:
为了使帮信罪在审判中得到缓刑,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1.在案发后立即行使并真实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行为;
2.积极寻找具有立功表现或产生重大立功结果的机会;
3.主动归还非法所得以及进行相应的赔偿;
4.避免因恐惧而选择逃避责任;
5.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务必在各个环节上正确且诚实地回答问题;
6.在发表质证意见时,要注意措辞和语气,以达到最佳效果;
7.向合议庭提供能够证明您具有从轻量刑条件的相关证据。
关于帮信罪的法院判决标准,通常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之间做出决定,如果在构成帮信罪的同时还涉及到其他犯罪行为,则将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来确定最终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帮信罪一般什么时候能结案
[律师回复] 解析:
1.帮信罪一般的结案期限通常在五个月之内,但最长不会超过七个月。
这是依据我国刑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款而定。
2.需要明确的是,帮信罪属于公诉案件范畴,并将由公安机关负责进行全面深入的侦查工作。
此类案件的侦查期一般设定为两个月,如果案情较为复杂,经过公安机关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一个月的侦查期限。
3.在完成侦查工作之后,案件将移送至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4.最后,法院会对该案件进行审理,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最晚不能超过三个月。
5.帮信罪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犯罪主体方面,帮信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所有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甚至包括未成年人;
其次,主观方面,帮信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心态,即明知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帮助;
再次,帮信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于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管理秩序;
最后,客观方面,帮信罪的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服务,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6.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帮信罪的客观方面行为具体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活动,却仍然为其犯罪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便利条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财产侵占罪的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律师回复] 解析:
自行为完成之日起,刑法对追诉时效进行了明确规定。
所谓追诉时效,是指在法律纠纷中,针对特定犯罪行为实施后,法定期限内若未提出法律追究,则在随后一定时段中,国家公权力机关将无法对该犯罪行为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根据中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经历过以下法定期限后,就不再受到国家公权力机关的追诉:
①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轻微罪行,其追诉时效将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递减至五年后;
②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中等罪行,其追诉时效将持续十年;
③对于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重罪行,其追诉时效要至少持续十五年;
④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极端罪行,其追诉时效将持续二十年。
然而,如果在二十年后,国家公权力机关仍然认为有必要对某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那么他们需要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以获得继续追诉的合法授权。
此外,中国刑法还特别规定,在司法机关已经采取强制措施之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将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同时,如果被害人向有关机关提起诉讼,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处理,也将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