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中国是否有公诉时效限制

最新修订 | 2024-02-21
2.4w浏览
律师解析
中国有公诉时效限制。根据构成的罪名法定最高刑的不同,公诉时效,也就是追诉时效的限制不同,具体如下: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处罚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宿迁177****198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517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468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58人选择咨询律师
614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中国是否有公诉时效限制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7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2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2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4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3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4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2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0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0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3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3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8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0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1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5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7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6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5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2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4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8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4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180****56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218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822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诉讼时效的中断次数是否有限制
其实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限制,因为在法定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内,几乎每一次的维权行为都能中断诉讼时效,比如协商,下发催款函,下发律师函,对方收到自己发出的请求以后做出的回应,直到主动提起诉讼这些都能中断诉讼时。
10w+浏览
诉讼仲裁
苏州取保候审期限多久解除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被赋予取保候审权利的期限为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而对于特定人群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等,其获得的最长取保候审期限也不得超过这个上限。另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于涉及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权限,最长时间亦不能超过十二个月;
至于对其进行监视居住的情况下,最长时限则不可超过六个月。关于取保候审的解除,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是由于不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予以解除;
其次是因为变更了其他强制措施而导致解除;
最后是由于期限届满而自然解除。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应由原作出该决定的司法机关作出,并通过通知公安机关来执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律图忻州
律图忻州
3.5w浏览
诉讼时效中断反复性是否有限制?
诉讼时效中断反复性没有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中断的次数可以是多次,只要有法定事由发生就行。根据民诉法规定,诉讼时效中断可以是因为起诉、一方履行承诺、一方提出要求等。时效中断后,等法定情形消失后重新计算。
10w+浏览
诉讼仲裁
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受二十年限制?
诉讼时效中断是不受二十年限制的。权利人不应该因为诉讼时效可以中断,所以就不做好打官司的准备,诉讼时效也是在提醒当事人有效期内应该通过相应合法的方式维护好自己的权益,有些民事纠纷,果断有效的维权方法还是起诉。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民法典中确认合同效力是否受时效的限制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民法典中确认合同效力是否受时效的限制,合同生效要件包括哪些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担保人诉讼时效中断时间是否受限制
担保人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是不受限制的,因为诉讼时效不会无缘无故的中断,只能等到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之后诉讼时效的期间才能重新起算,可是,这些事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是法律上没有办法做限制的。一般来说,中断诉讼时效的行为基本上就是起诉、请求,认诺。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