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儿子犯罪在逃父亲窝藏两年父亲会构成窝藏罪吗

最新修订 | 2024-02-29
2.1w浏览
卞晓飞律师
卞晓飞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3人
律师解析
儿子犯罪在逃父亲窝藏两年父亲构成窝藏罪吗,这个要看是否存在着蓄意行为,如果不是则不构成窝藏罪。窝藏罪是明知是罪犯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按中国《刑法》规定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罪的主要特征:
1.侵犯客体是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正常活动。
2.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必须明知是犯罪分子。
3.客观上表现为为罪犯提供隐蔽处所或用金钱、物质资助罪犯逃往他处隐蔽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78****473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8****196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881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98人选择咨询律师
678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儿子犯罪在逃父亲窝藏两年父亲会构成窝藏罪吗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5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1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0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3****81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0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1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3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8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3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0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8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5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4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8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1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3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1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2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8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8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2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0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8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180****572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8****478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291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有窝藏行为就是窝藏罪吗
有窝藏行为不一定就是窝藏罪,如果是事先预谋商量好帮犯罪分子窝藏赃物的,那就是共犯,给赃物的人犯什么罪,当事人就是什么罪的从犯,一般可以根据情节,就该罪减轻从轻,具体量刑要看给赃物的人犯的什么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窝藏罪判多少年 如何处罚窝藏罪
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条中的规定来看,犯窝藏、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犯窝藏、包庇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窝藏罪最少判多久 怎么处罚窝藏罪
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条中的规定来看,犯窝藏、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犯窝藏、包庇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么对窝藏罪量刑处罚 窝藏罪如何认定
根据刑法规定,窝藏罪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向司法机关提供假的证明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作假证明包庇犯罪的行为皆被认定为窝藏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什么是窝藏毒品罪
窝藏毒品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刑法第349条第1款,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父母结婚前过户给儿子媳妇房子是否犯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未领取结婚证书的背景下,若将房产转让予儿媳,将会面临诸多法律方面的潜在风险与不确定因素。
详细而言,倘若未来离婚事宜产生争议,涉及到房产所有权归属问题便可能变得尤为复杂。
首先,若儿媳之姓名已载入房产权属证书之中,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上述权益将获法律保护。
即便未来产生离婚纠纷,女方仍有权要求分享部分房产权益或获取相关补偿。
因此,在办理房产转移手续之前,务必确保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磋商,以免日后引发纷争。
其次,虽然尚未领取结婚证,但倘若男女双方能提供诸如共同居住实况证明及公证书、亲属朋友证言等实质夫妻关系凭证,则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女方仍然具备主张房产权益的可能性。
在此情境下,女方或许需采取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相关证据、寻求宣誓裁决等步骤。
在执行房产转让过程中,须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条款与潜在风险,确保达成公平且合理的协议。
如遇争议,应依照所在地法律程序与司法惯例,采用法律途径化解矛盾,并确保个人合法权益免遭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