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终止合同的情形都有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2-26
3.9k浏览
律师解析
可以终止合同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清偿,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
2、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
3、抵销,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4、提存;
5、免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债务债权案件·推荐文章

泰州181****668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403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499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4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3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终止合同的情形都有什么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8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5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3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3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4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8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7****80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7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7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6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6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7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1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6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3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5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0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8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5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3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4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2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8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0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8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135****483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516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460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终止履行合同的情形都有哪些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都有哪些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包括以下几种:1、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期满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最主要形式,适用于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旦约定的期限届满或工作任务完成,劳动合同通常都自然终止。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取保候审都需要哪些手续材料
[律师回复] 解析:
在申请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时,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关键文件资料:
首先是正式的《取保候审申请书》,其次是刑事司法机构的《刑事拘留或逮捕通知书》,接下来如果是由亲属提出申请则需要提交其本人的身份复印件以及与涉嫌违法者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文件;而如果是由律师代表当事人进行申请,则需要提交该律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此外,如果选择由保证人作为担保人,那么还需要提交保证人所在工作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文件。对于那些因病无法自理的犯罪嫌疑人,除了需要提交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外,还需要提供嫌疑人的残疾证明、严重疾病证明、生活无法自理证明、怀孕证明、哺乳婴儿证明等相关材料。所有上述申请材料准备齐全之后,可以直接向负责处理此案件的司法机关提交申请。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合同终止有哪些情形
合同终止的情形有: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开庭未判决取保候审的条件都有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国家现行法律制度,以下各类人士可在合理情况下申请办理取保候审:
首先,被认定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与其并行使用的附加刑之一;
其次,如被判刑期可能超过有期徒刑的范畴,但采取取保候审方式不会对社会安全造成危害。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下几类人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刑事拘留一般都是几天放人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刑事拘留的时长,其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首先,常规的刑事拘留期间通常为14日,这是从嫌疑人被送往看守所以来计算的。在此14日内,有关机构需要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进行批准,而检察院对案件进行核实和审批的时间为7日,此部分时间也包含在14日内。如果检察院批准了逮捕请求,那么嫌疑人将继续被羁押;反之,若未得到批准,则嫌疑人将会被释放或者变更其他强制措施。
其次,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的情况下,拘留期可长达37日。同样地,在这个时间段内,侦查机关需要再次向检察院提出申请进行逮捕批准,而检察院对案件进行核实和审批的时间仍然是7日。如果检察院批准了逮捕请求,那么嫌疑人将继续被羁押;反之,若未得到批准,则嫌疑人将会被释放或者变更其他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借款合同终止的情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借款合同终止的情形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合同诈骗罪几种典型情形
[律师回复] 解析:
1.以虚拟实体或假借他人名义签署合同;
2.使用伪造、篡改或失效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3.缺乏实质性的履行能力,通过首先履行少量合同或仅履行合同部分内容,诱导对方当事人继续签署并履行合同;
4.在收取了对方当事人提供的商品、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选择逃避;
5.利用其他手段诈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5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一审庭审终结前提起行政赔偿合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受害者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的相关条件,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作为原告必须具备请求赔偿的法定资格;
(2)在案件中需要明确地指明侵权方即被告的身份;
(3)受害者需向法庭提交具体详尽的赔偿请求以及能够证明自身实际遭受损害的事实依据;
(4)若加害人实施的是具体行政行为并已经被确认违法,则可以据此提起赔偿诉讼;
(5)赔偿责任部门已经对赔偿申请进行过预先处理或者超出了法定的处理期限而未予理睬;
(6)提起的赔偿诉讼应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赔偿诉讼的受理范畴并且需受到有权审理此案的人民法院的管辖;
(7)原告需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申诉时间,不得无故拖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具有请求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受损害的事实根据;
(4)加害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为已被确认为违法;
(5)赔偿义务机关已先行处理或超过法定期限不予处理;
(6)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赔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7)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
第二十二条
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可以在向赔偿义务机关递交赔偿申请后的两个月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第二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其起诉期限按照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执行。行政案件的原告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后至人民法院一审庭审结束前,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取保候审会终身携带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有关于取保候审记录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永久的历史标记,它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并不意味着被执行人就是罪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法院只有在经过审判后并且判定被告有罪时,才能确定案件的最终结果,而这个结果与是否曾经实施过取保候审无关。即使在没有经过审判就被拘留的情况下,也会有相应的拘留证明和释放证明等相关法律文件,这些记录都会被纳入到个人的档案资料中。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性的释放和监管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不是作为犯罪记录的依据。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法院作出了无罪判决或者判定被告有罪但情节轻微的话,那么就不会留下案底。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厉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借款合同终止的情形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借款合同终止的情形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合同诈骗罪一般有几种情形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详细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可能会以虚构的公司或假借他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
其次,他们还可以利用伪造、篡改、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不真实的所有权证明作为保证来进行欺诈。
再者,行为人可能会故意创造无实际履行能力的表象,通过预先履行较少金额的合同,或者执行合同中的某些内容来引诱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并履行合同。
此外,行为人在收到对方当事人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可能会选择逃避藏匿。
最后,行为人也可能采用其他各种手段来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8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判了刑都公开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通常情况之下,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对于判决宣告的程序并未要求向被告人家属进行通告。
然而,在所有刑事案件中,当被告人系未成年人时除外,其他类型的案件在开庭审理之前,法庭并不需要提前通知到被告人家属。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决定举行庭审之后,应当全力以赴地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其次,将人民检察院所提交的起诉书副本最晚应在开庭日期的十日前送达到被告人手中;
再次,将开庭的具体时间以及地点最晚应在开庭日期的三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此外,还需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最晚也应在开庭日期的三日前送达给他们;
最后,对于涉及公开审判的案件,则需在开庭日期的三日前预先公布案件的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开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