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诽谤但没传播算诽谤罪吗

最新修订 | 2024-05-22
1k浏览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律师解析
在互联网上散布或转载针对他人的恶意谣言,若具备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便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首先,当同一则诽谤信息被外界主动点击,浏览的总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抑或被转发的次数累积达五百次以上;
其次,当该谣言的传播导致受害者或其近亲属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引发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
最后,若行为人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类似的诽谤行为而受到过行政处罚,但却再次实施此类行为,同样也将面临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名誉毁谤案件·推荐文章

淮安135****51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7****153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494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82人选择咨询律师
35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诽谤但没传播算诽谤罪吗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5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6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8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7****0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4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6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3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3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7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8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3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0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4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4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5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2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8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5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0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6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7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8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8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2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1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8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5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8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152****223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185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55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诽谤传播信息多少会判刑?
一般传播信息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条,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那么就可以认定犯罪;只要是属于虚假的信息,而导致他人有精神失常,或者是自残、自杀的行为,那么就可以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遇到诽谤传播信息多少会判刑不清楚的,可以参考一下本文的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传播谣言与诽谤罪有区别吗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违法行为,另一个是法律上规定的罪名。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需要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会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可以对诽谤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侮辱诽谤罪传播谣言会被判刑吗?
侮辱诽谤罪传播谣言是否会被判刑就要看案件的结果,只要公然侮辱或者是诽谤他人造成严重的就可以按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如果情形不严重的,那么也是可以按治安的条款来进行处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如果诽谤机构算诽谤罪嘛?
诽谤机构是不构成诽谤罪的,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也就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机构或者其他的单位不构成犯罪的主体,所以诽谤机构不构成诽谤罪,诽谤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同一诽谤几次才算诽谤罪
五千次构成诽谤罪。行为人捏造事实对他人名誉进行诽谤,造成他人的名誉受损,同时导致了受害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等后果,就应该追究其的法律责任。整理了以下同一诽谤几次才算诽谤罪相关的内容,请阅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取保候审被传唤会被刑拘吗
[律师回复] 解析:
确实有这种可能性,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当事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以致必须采取逮捕措施以保护社会治安和维护公共利益,那么就可以先行将其拘留。
此外,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拘留或逮捕的命运:
首先,当事人可能正在策划或实施新的犯罪活动;
其次,当事人存在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构成现实威胁的行为;
最后,当事人可能会试图销毁、篡改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与他人串通口供等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