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诽谤罪的主体单位是谁判刑

最新修订 | 2024-05-25
845浏览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律师解析
在关于诽谤罪的法律体系中,被诉主体既可以是具备自然人身份的个体,亦有可能是代表法人组织的机构团体。
然而,当涉及到以单位为诉讼主体的诽谤事件中,单位本身不会自主承担刑事责任,而应由单位内部的直接负责管理的领导阶层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来分担对应的刑事责任。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确规定,对于单位实施诽谤行为的案件,法院将对涉事单位给予罚金刑罚,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自然人犯诽谤罪的标准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三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四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五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六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七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八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九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十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十一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十二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十三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名誉毁谤案件·推荐文章

无锡178****793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642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492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86人选择咨询律师
597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诽谤罪的主体单位是谁判刑
一键咨询
  • 156****37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0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1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2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5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2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7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5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6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4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8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7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2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2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2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4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0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1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沭阳177****554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168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250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侮辱诽谤罪的责任主体是谁?
侮辱诽谤罪的责任主体是公民,也就是一般主体,单位并不构成该罪的责任主体,侮辱诽谤罪侵害的是公民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而为之,具有破坏他人人格的目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法律规定诽谤罪起诉主体是谁?
诽谤罪的起诉主体一般都是属于对当事人进行人格尊严,名誉权侵害的犯罪嫌疑人。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都可以对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涉及诽谤罪的犯罪人员来进行起诉,并且可以对其提起民事赔偿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保护的客体是谁?
诽谤罪保护的客体是除了法人,团体还有组织之外的其他人,诽谤罪的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还有名誉权,客观要件是当事人实施捏造并且散布虚构的事实的行为,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客体主体标准是什么?
诽谤罪客体是自然人,主体是达到具有刑事能力的公民,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诽谤罪是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应当根据造成的犯罪事实后果来进行判决处理,具体情况可以由司法机关在进行调查取证后判决。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构成本罪主体。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