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事故逃逸,有逃逸责任吗

#交通肇事 最新修订 | 2024-09-25
1.7w浏览
肖淑圆律师
肖淑圆律师在线
湖南俊彦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
5.0分服务:1675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交通肇事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交通肇事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交通肇事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交通肇事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交通肇事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交通肇事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交通肇事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交通肇事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交通肇事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在涉及到交通事故的情况下,若肇事方选择逃避责任、逃逸现场,其行为将被判定为具有责任。
这意味着,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如果当事人选择逃离现场,将会使得其所应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加重。
逃逸行为往往被视为严重违反道德规范及法律规定的行为,它不仅会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后续的法律程序产生深远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逃逸者都可能被判定为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对方同样存在过错。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交通肇事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56****184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67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4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184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67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4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184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67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4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28人选择咨询律师
324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逃逸,有逃逸责任吗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4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4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0****8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4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6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1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7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7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4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4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4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6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1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7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7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4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4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180****454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203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21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454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203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21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454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203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21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事故逃逸,有逃逸责任吗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者将自动承担更大责任。逃避现场不仅违背道德法律,还严重干扰事故责任判定,影响法律程序。逃逸行为常被视为严重违法,多数情况下,逃逸者需承担全责,除非能证明对方同样有过错,否则难逃法网。
1w浏览2024-09-25
肇事逃逸伤者逃出后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
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3.8w浏览
交通事故无责任方逃逸
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一方不应选择逃逸,因为逃逸即承担全责。若对方有过错,责任可减轻。恶意破坏现场、伪造或销毁证据者,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交警有权在现场勘查后10日内或检测、鉴定结论确定后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1w浏览2024-04-09
肇事逃逸伤者逃出后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
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3.8w浏览
怎么认定交通事故逃逸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w浏览2024-10-02
肇事逃逸伤者逃出后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
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3.8w浏览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要负责任吗
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对该交通事故做责任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1w浏览2024-10-22
肇事逃逸伤者逃出后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
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3.8w浏览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承担什么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会面临多种法律责任。违反道路通行规定会受到警告或罚款。逃逸行为将导致吊销驾照并禁止重新申请。恶劣情节者需承担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故意逃逸致人死亡者,将面临七年以上刑罚。如能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被告人可减免赔偿责任。
1w浏览2024-04-09
肇事逃逸伤者逃出后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
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3.8w浏览
顶部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扬州178****560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81****15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342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77****287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716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56****77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8****560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81****15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342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77****287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716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56****77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8****560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81****15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342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77****287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716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56****77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