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故意伤害罪着手是如何认定的

#暴力犯罪辩护 最新修订 | 2025-03-24
228浏览
陈竞静律师
陈竞静律师在线
北京京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5.0分服务:761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暴力犯罪辩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暴力犯罪辩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暴力犯罪辩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暴力犯罪辩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暴力犯罪辩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暴力犯罪辩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暴力犯罪辩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暴力犯罪辩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暴力犯罪辩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1.故意伤害罪着手认定关键在于行为是否给被害人安全带来现实且紧迫危险。
2.通常,犯罪行为人开始实施直接侵害他人身体健康行为时算着手。
比如犯罪人举起棍棒要击打被害人,此即着手故意伤害行为。
3.着手表明犯罪进入实行阶段,行为人开始积极施行犯罪构成要件行为。
4.仅有伤害意图却未开始具体伤害行为,不能认定为着手。
5.只有行为人的行为有直接致使他人身体受伤害的可能性,且该可能性处于紧迫状态,才符合故意伤害罪着手认定标准。
像在一些案件中,行为人若只是口头威胁但未实际行动,就不算着手;
而当他拿起凶器朝着被害人逼近,此时对被害人身体伤害可能性增大且紧迫,就可认定着手实施故意伤害罪。

案情回顾:

小许与小胡因琐事发生口角,小许扬言要教训小胡。小许回家拿了根棍棒,在街头找到小胡后,只是站在对面怒目而视,并未有进一步行动。小胡认为小许已经开始实施伤害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着手;而小许则称自己虽有想法但没动手,不算着手,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故意伤害罪着手认定的关键在于是否对被害人人身安全造成现实、紧迫危险。本案中小许虽拿了棍棒找到小胡,但仅怒目而视,未实施直接侵害小胡身体健康的行为,未对小胡人身安全造成现实、紧迫危险。
2、仅有伤害意图未行动不算着手,只有开始实施直接侵害他人身体健康行为,且具备致他人伤害可能性且处于紧迫状态,才符合着手标准。所以小许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着手。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厉风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徐州134****22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96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309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22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96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309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22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96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309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12人选择咨询律师
384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害罪着手是如何认定的
一键咨询
  • 156****8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4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0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3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4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0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3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6****5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8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8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7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3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2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7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1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3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3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0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1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0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6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8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8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7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3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2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7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1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3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3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0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1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0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6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52****73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12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51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73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12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51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73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12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51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故意伤害着手实施致人轻伤怎么处理?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故意伤害着手实施致人轻伤怎么处理,未成年人能否判故意伤害罪?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着手是如何认定的
1w浏览2025-03-24
我的一个表哥,他从小就不学好,而且很早就不念书了,前几天坐火车,对方睡着了,他就偷人家的东西,所以问一下表哥偷东西被抓了,被害人睡着了是否认定扒窃呢?
[律师回复] 通说认为扒窃为偷盗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但该“随身携带的财物”范围究竟有多大,尚存争议。虽然普遍认为该财物须为被害人可以控制、支配的范围之内,但究竟该控制、支配是做扩张理解还是限制理解呢?有观点认为该财物应不限于文义上的与被害人有身体接触的“随身携带”的财物,还应包括被害人实质上可控制之物,包括放在身边目光可及的财物。审判实践中笔者不赞成此观点,更倾向认为行为人扒窃的财物应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理由主要如下:

一,通说认为“扒窃”是作为行为犯入罪的,如此认定的话,等于将这个盗窃的口子开到了极限,若再不对扒窃做缩小解释,则打击的力度将远远超过目前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一国法律的严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严密程度应与该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适应,不应脱离当前的社会实际,若将原本可以由其他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交由刑法进行调整,则将大大打破一个社会的平衡体系。因此,不应对《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扒窃过宽进行打击,宜做缩小解释。

二,扒窃不仅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更是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险。辞海将“扒窃”定义为“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按照文义解释,也仅仅限于他人身上的物品,该“身上”即意味着必须是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否则不能称之为“扒窃”。故将观念上认为可被被害人实际控制但脱离被害人身体接触的财物认定为扒窃的范围,脱离了扒窃本来的立法意思,不应采纳。而何为他人身上的钱物,审判实践中认为即上文所言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因为只有当某一财物与被害人身体紧密接触时,才会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潜在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危险,所以刑法才将该类犯罪规定为行为犯,该行为一旦实施,则被害的人身安全岌岌可危。

三,因为扒窃本身就包含“身上”二字,该财物须与身体有直接的接触,该扒窃行为须已经侵害到被害人的隐私,已经和被害人身体有了一般陌生人之间不可能有的亲密接触。审判实践中比较多的是在公交车上、旅客列车上,由于这类地方乘客较多,乘客之间可能在外衣、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物品之间会有碰触,但该外衣口袋内的东西、外衣以内的部分等就不可能会和外界有直接的接触,故当扒窃行为及于该范围之内时,则触犯到被害人的隐私了,故《刑法修正案(八)》才对扒窃行为作如此苛责的规定。所以,笔者认为若将随身携带的包及包内的财物放置于身旁与被害人存在一定身体接触的箱子、包等财物包括在内,既偏离了“扒窃”二字的原意,也不能将扒窃和普通盗窃做真正的区别。只有将是否触犯了被害人的隐私纳入考虑的范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扒窃和一般的盗窃行为区分开来,“扒窃”也才在真正意义上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中的一种特殊的盗窃行为,才符合立法的体系结构。否则,扒窃大开其口,则扒窃案件可能比普通盗窃行为更普通、更普遍。故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该财物范围也应仅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
10w+浏览
故意伤害着手
10w+浏览2024-03-04
故意伤害着手实施致人轻伤怎么处理?
已经着手实施了故意伤害的行为,受害者鉴定为轻伤,需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受害者被鉴定为重伤及以上的,可以判3~10年有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死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谁先动手
故意伤害罪的判定不仅看先发制人。依《刑法》第234条,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即犯罪。双方若均有伤害意图并实施,均可能构成此罪。但判断关键在主观恶意与行为是否满足犯罪要件。若反击出于防卫或反击目的,可能不构成;若均具伤害意图且行为符合要件,则双方或受刑事追责。
1w浏览2024-06-03
我的一个表哥,他从小就不学好,而且很早就不念书了,前几天坐火车,对方睡着了,他就偷人家的东西,所以问一下表哥偷东西被抓了,被害人睡着了是否认定扒窃呢?
[律师回复] 通说认为扒窃为偷盗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但该“随身携带的财物”范围究竟有多大,尚存争议。虽然普遍认为该财物须为被害人可以控制、支配的范围之内,但究竟该控制、支配是做扩张理解还是限制理解呢?有观点认为该财物应不限于文义上的与被害人有身体接触的“随身携带”的财物,还应包括被害人实质上可控制之物,包括放在身边目光可及的财物。审判实践中笔者不赞成此观点,更倾向认为行为人扒窃的财物应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理由主要如下:

一,通说认为“扒窃”是作为行为犯入罪的,如此认定的话,等于将这个盗窃的口子开到了极限,若再不对扒窃做缩小解释,则打击的力度将远远超过目前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一国法律的严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严密程度应与该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适应,不应脱离当前的社会实际,若将原本可以由其他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交由刑法进行调整,则将大大打破一个社会的平衡体系。因此,不应对《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扒窃过宽进行打击,宜做缩小解释。

二,扒窃不仅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更是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险。辞海将“扒窃”定义为“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按照文义解释,也仅仅限于他人身上的物品,该“身上”即意味着必须是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否则不能称之为“扒窃”。故将观念上认为可被被害人实际控制但脱离被害人身体接触的财物认定为扒窃的范围,脱离了扒窃本来的立法意思,不应采纳。而何为他人身上的钱物,审判实践中认为即上文所言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因为只有当某一财物与被害人身体紧密接触时,才会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潜在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危险,所以刑法才将该类犯罪规定为行为犯,该行为一旦实施,则被害的人身安全岌岌可危。

三,因为扒窃本身就包含“身上”二字,该财物须与身体有直接的接触,该扒窃行为须已经侵害到被害人的隐私,已经和被害人身体有了一般陌生人之间不可能有的亲密接触。审判实践中比较多的是在公交车上、旅客列车上,由于这类地方乘客较多,乘客之间可能在外衣、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物品之间会有碰触,但该外衣口袋内的东西、外衣以内的部分等就不可能会和外界有直接的接触,故当扒窃行为及于该范围之内时,则触犯到被害人的隐私了,故《刑法修正案(八)》才对扒窃行为作如此苛责的规定。所以,笔者认为若将随身携带的包及包内的财物放置于身旁与被害人存在一定身体接触的箱子、包等财物包括在内,既偏离了“扒窃”二字的原意,也不能将扒窃和普通盗窃做真正的区别。只有将是否触犯了被害人的隐私纳入考虑的范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扒窃和一般的盗窃行为区分开来,“扒窃”也才在真正意义上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中的一种特殊的盗窃行为,才符合立法的体系结构。否则,扒窃大开其口,则扒窃案件可能比普通盗窃行为更普通、更普遍。故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该财物范围也应仅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
10w+浏览
故意伤害着手实施致人轻伤怎么处理?
10w+浏览2024-02-26
故意伤害不能认定谁是凶手
可以报警,申请警方处理。打架使人轻伤,涉嫌有意伤害罪,法院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法花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导致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不能认定谁是凶手
可以报警,申请警方处理。打架使人轻伤,涉嫌有意伤害罪,法院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法花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导致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1w浏览2025-01-23
我的一个表哥,他从小就不学好,而且很早就不念书了,前几天坐火车,对方睡着了,他就偷人家的东西,所以问一下表哥偷东西被抓了,被害人睡着了是否认定扒窃呢?
[律师回复] 通说认为扒窃为偷盗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但该“随身携带的财物”范围究竟有多大,尚存争议。虽然普遍认为该财物须为被害人可以控制、支配的范围之内,但究竟该控制、支配是做扩张理解还是限制理解呢?有观点认为该财物应不限于文义上的与被害人有身体接触的“随身携带”的财物,还应包括被害人实质上可控制之物,包括放在身边目光可及的财物。审判实践中笔者不赞成此观点,更倾向认为行为人扒窃的财物应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理由主要如下:

一,通说认为“扒窃”是作为行为犯入罪的,如此认定的话,等于将这个盗窃的口子开到了极限,若再不对扒窃做缩小解释,则打击的力度将远远超过目前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一国法律的严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严密程度应与该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适应,不应脱离当前的社会实际,若将原本可以由其他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交由刑法进行调整,则将大大打破一个社会的平衡体系。因此,不应对《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扒窃过宽进行打击,宜做缩小解释。

二,扒窃不仅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更是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险。辞海将“扒窃”定义为“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按照文义解释,也仅仅限于他人身上的物品,该“身上”即意味着必须是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否则不能称之为“扒窃”。故将观念上认为可被被害人实际控制但脱离被害人身体接触的财物认定为扒窃的范围,脱离了扒窃本来的立法意思,不应采纳。而何为他人身上的钱物,审判实践中认为即上文所言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因为只有当某一财物与被害人身体紧密接触时,才会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潜在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危险,所以刑法才将该类犯罪规定为行为犯,该行为一旦实施,则被害的人身安全岌岌可危。

三,因为扒窃本身就包含“身上”二字,该财物须与身体有直接的接触,该扒窃行为须已经侵害到被害人的隐私,已经和被害人身体有了一般陌生人之间不可能有的亲密接触。审判实践中比较多的是在公交车上、旅客列车上,由于这类地方乘客较多,乘客之间可能在外衣、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物品之间会有碰触,但该外衣口袋内的东西、外衣以内的部分等就不可能会和外界有直接的接触,故当扒窃行为及于该范围之内时,则触犯到被害人的隐私了,故《刑法修正案(八)》才对扒窃行为作如此苛责的规定。所以,笔者认为若将随身携带的包及包内的财物放置于身旁与被害人存在一定身体接触的箱子、包等财物包括在内,既偏离了“扒窃”二字的原意,也不能将扒窃和普通盗窃做真正的区别。只有将是否触犯了被害人的隐私纳入考虑的范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扒窃和一般的盗窃行为区分开来,“扒窃”也才在真正意义上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中的一种特殊的盗窃行为,才符合立法的体系结构。否则,扒窃大开其口,则扒窃案件可能比普通盗窃行为更普通、更普遍。故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该财物范围也应仅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
10w+浏览
故意伤害着手实施致人轻伤怎么处理
10w+浏览2024-02-22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谁先动手
故意伤害罪的判定不仅看先发制人。依《刑法》第234条,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即犯罪。双方若均有伤害意图并实施,均可能构成此罪。但判断关键在主观恶意与行为是否满足犯罪要件。若反击出于防卫或反击目的,可能不构成;若均具伤害意图且行为符合要件,则双方或受刑事追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中的手段残忍如何认定
1w浏览2025-03-13
我的一个表哥,他从小就不学好,而且很早就不念书了,前几天坐火车,对方睡着了,他就偷人家的东西,所以问一下表哥偷东西被抓了,被害人睡着了是否认定扒窃呢?
[律师回复] 通说认为扒窃为偷盗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但该“随身携带的财物”范围究竟有多大,尚存争议。虽然普遍认为该财物须为被害人可以控制、支配的范围之内,但究竟该控制、支配是做扩张理解还是限制理解呢?有观点认为该财物应不限于文义上的与被害人有身体接触的“随身携带”的财物,还应包括被害人实质上可控制之物,包括放在身边目光可及的财物。审判实践中笔者不赞成此观点,更倾向认为行为人扒窃的财物应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理由主要如下:

一,通说认为“扒窃”是作为行为犯入罪的,如此认定的话,等于将这个盗窃的口子开到了极限,若再不对扒窃做缩小解释,则打击的力度将远远超过目前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一国法律的严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严密程度应与该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适应,不应脱离当前的社会实际,若将原本可以由其他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交由刑法进行调整,则将大大打破一个社会的平衡体系。因此,不应对《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扒窃过宽进行打击,宜做缩小解释。

二,扒窃不仅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更是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险。辞海将“扒窃”定义为“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按照文义解释,也仅仅限于他人身上的物品,该“身上”即意味着必须是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否则不能称之为“扒窃”。故将观念上认为可被被害人实际控制但脱离被害人身体接触的财物认定为扒窃的范围,脱离了扒窃本来的立法意思,不应采纳。而何为他人身上的钱物,审判实践中认为即上文所言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因为只有当某一财物与被害人身体紧密接触时,才会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潜在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危险,所以刑法才将该类犯罪规定为行为犯,该行为一旦实施,则被害的人身安全岌岌可危。

三,因为扒窃本身就包含“身上”二字,该财物须与身体有直接的接触,该扒窃行为须已经侵害到被害人的隐私,已经和被害人身体有了一般陌生人之间不可能有的亲密接触。审判实践中比较多的是在公交车上、旅客列车上,由于这类地方乘客较多,乘客之间可能在外衣、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物品之间会有碰触,但该外衣口袋内的东西、外衣以内的部分等就不可能会和外界有直接的接触,故当扒窃行为及于该范围之内时,则触犯到被害人的隐私了,故《刑法修正案(八)》才对扒窃行为作如此苛责的规定。所以,笔者认为若将随身携带的包及包内的财物放置于身旁与被害人存在一定身体接触的箱子、包等财物包括在内,既偏离了“扒窃”二字的原意,也不能将扒窃和普通盗窃做真正的区别。只有将是否触犯了被害人的隐私纳入考虑的范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扒窃和一般的盗窃行为区分开来,“扒窃”也才在真正意义上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中的一种特殊的盗窃行为,才符合立法的体系结构。否则,扒窃大开其口,则扒窃案件可能比普通盗窃行为更普通、更普遍。故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该财物范围也应仅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
10w+浏览
骑手职业伤害确认结论书是工伤认定吗
10w+浏览2024-09-28
没有动手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吗
1w浏览2025-03-28
我的一个表哥,他从小就不学好,而且很早就不念书了,前几天坐火车,对方睡着了,他就偷人家的东西,所以问一下表哥偷东西被抓了,被害人睡着了是否认定扒窃呢?
[律师回复] 通说认为扒窃为偷盗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但该“随身携带的财物”范围究竟有多大,尚存争议。虽然普遍认为该财物须为被害人可以控制、支配的范围之内,但究竟该控制、支配是做扩张理解还是限制理解呢?有观点认为该财物应不限于文义上的与被害人有身体接触的“随身携带”的财物,还应包括被害人实质上可控制之物,包括放在身边目光可及的财物。审判实践中笔者不赞成此观点,更倾向认为行为人扒窃的财物应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理由主要如下:

一,通说认为“扒窃”是作为行为犯入罪的,如此认定的话,等于将这个盗窃的口子开到了极限,若再不对扒窃做缩小解释,则打击的力度将远远超过目前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一国法律的严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严密程度应与该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适应,不应脱离当前的社会实际,若将原本可以由其他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交由刑法进行调整,则将大大打破一个社会的平衡体系。因此,不应对《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扒窃过宽进行打击,宜做缩小解释。

二,扒窃不仅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更是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险。辞海将“扒窃”定义为“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按照文义解释,也仅仅限于他人身上的物品,该“身上”即意味着必须是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否则不能称之为“扒窃”。故将观念上认为可被被害人实际控制但脱离被害人身体接触的财物认定为扒窃的范围,脱离了扒窃本来的立法意思,不应采纳。而何为他人身上的钱物,审判实践中认为即上文所言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因为只有当某一财物与被害人身体紧密接触时,才会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潜在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危险,所以刑法才将该类犯罪规定为行为犯,该行为一旦实施,则被害的人身安全岌岌可危。

三,因为扒窃本身就包含“身上”二字,该财物须与身体有直接的接触,该扒窃行为须已经侵害到被害人的隐私,已经和被害人身体有了一般陌生人之间不可能有的亲密接触。审判实践中比较多的是在公交车上、旅客列车上,由于这类地方乘客较多,乘客之间可能在外衣、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物品之间会有碰触,但该外衣口袋内的东西、外衣以内的部分等就不可能会和外界有直接的接触,故当扒窃行为及于该范围之内时,则触犯到被害人的隐私了,故《刑法修正案(八)》才对扒窃行为作如此苛责的规定。所以,笔者认为若将随身携带的包及包内的财物放置于身旁与被害人存在一定身体接触的箱子、包等财物包括在内,既偏离了“扒窃”二字的原意,也不能将扒窃和普通盗窃做真正的区别。只有将是否触犯了被害人的隐私纳入考虑的范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扒窃和一般的盗窃行为区分开来,“扒窃”也才在真正意义上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中的一种特殊的盗窃行为,才符合立法的体系结构。否则,扒窃大开其口,则扒窃案件可能比普通盗窃行为更普通、更普遍。故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该财物范围也应仅限于被害人身上所穿衣服兜内的财物、被害人佩戴的首饰等与被害人身体密切接触的财物。
10w+浏览
故意伤害着手实施致人轻伤怎么处理,有哪些规定
10w+浏览2024-03-03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泰州135****818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88****3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705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35****99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8****518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8****582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818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88****3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705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35****99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8****518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8****582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818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88****3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705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35****99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8****518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8****582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