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网络诽谤罪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3-04
2.8w浏览 8点赞
卞晓飞律师
卞晓飞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3人
律师解析
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南京152****961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0****907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216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60人选择咨询律师
38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络诽谤罪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30****02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2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0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5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3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4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4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0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3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3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5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4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4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3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7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7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6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2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4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8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0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2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6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6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8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8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135****301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129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5****121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络诽谤如何处理?网络诽谤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诽谤怎么找诽谤人?
按相关规定,如果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侮辱、诽谤刑事犯罪情形,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追究作出侮辱、诽谤行为的人的刑事责任。法院自会找到诽谤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赌博银行卡冻结怎么解冻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请务必致电您所持有的银行卡的官方客户服务热线,以了解银行卡因网赌而遭受冻结的详细情况。
在确认事实之后,您需要马上着手处理这个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冻您的银行卡。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已经确定你的银行卡确实因为参与网赌活动而遭到冻结。
为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建议您在向银行客户服务人员咨询时,使用银行提供的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其次,您需要明确是外地警方还是本地警方对您的银行卡实施了冻结措施。
这是因为,网络赌博通常会涉及到多个地区的警方,他们可能会通过追踪赌博网站的IP地址等方式,最终找到参与赌博的个人并定位其银行账户。
因此,如果您的银行卡遭到了冻结,那么银行方面通常会提供相关信息,告知您是哪个地方的警方对您的银行卡采取了冻结措施。
最后,在确认以上信息后,您需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以及被冻结的银行卡前往距离您最近的警方机构,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在此过程中,请务必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您只是参与了赌博行为但没有达到犯罪标准,那么警方将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您进行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
以盈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或者参与赌博,处五天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323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需要结合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网络诽谤他人的信息,实际被点击的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是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五次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诽谤罪,具体的诽谤罪的处罚标准可以参考下文。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利用网络诽谤多少钱构成诽谤罪?
利用网络造谣诽谤,不以涉案金额作为定罪标准,对同一个诽谤的信息,浏览和转发的次数在500次以上的,可以认定为诽谤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可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诽谤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宗旨:
本法规旨在建立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同时全方位保护广大公民、法人以及其它各类合法组织的权益,以此来规范和确保公安机关及其所属的人民警察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其在治安管理方面的神圣职责。
2.深远影响: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赋予了各级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领域内的处罚权力,明确规定了针对各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依据。
其次,该法规还为公安机关行使治安管理处罚权制定了详尽的程序规则。
特别是在处罚程序这一章节中,《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处理治安案件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各项程序性规定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网络课程退款法律有哪些相关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当因为校方的因素而导致学生不能按照原本的学习计划进行下去时,为确保学生权益不受侵害,学生有权利提出退学和退费的请求,此时学校必须全额返还剩余的学费以及其他费用。
关于违约金的问题,敬请注意《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同时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反之,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则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降低。
”通常而言,合同违约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针对消费者所述的尚未预约课程或已经取消课程等特殊情况,我们建议消费者在与商家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务必妥善保存相关证据,例如书面文件、录音资料、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等等。
倘若未来可能涉及到诉讼纠纷,从证据的角度出发,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网络诽谤罪的证据是什么?
1、证明诽谤存在的大字报、录音、录像等。2、证人证言等发到微信朋友圈上的视听资料属于法律规定的证据,如果这些视听资料中有诽谤他人的情况,只要把这些视听资料保存好,下载打印出来都是可以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道具丢失起诉费用谁来承担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关于起诉费用究竟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上,具体的情形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来说,当案件的诉讼结局出现了部分胜诉和部分败诉的局面时,则需由涉案的各方当事人按照其所承担责任的比例共同负担起这笔费用;
其次,若通过调解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此案,那么其费用将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并负担;
最后,对于撤诉的案件,其费用将由原告方独自承担,但是可以减半收取;
而对于被法院驳回起诉的案件,其费用也将由原告方独自承担。
至于起诉费用的具体标准,我们需要按照以下的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首先,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不超过1万元人民币,那么每件案件只需交纳50元人民币的费用即可;
其次,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在1万元到10万元之间,那么其费用将按照2.5%的比例进行计算;
再次,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在10万元到20万元之间,那么其费用将按照2%的比例进行计算;
接下来,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在20万元到50万元之间,那么其费用将按照1.5%的比例进行计算;
然后,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在5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那么其费用将按照1%的比例进行计算;
再者,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那么其费用将按照0.6%的比例进行计算;
最后,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超过了2000万元,那么其费用将按照0.5%的比例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
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335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获利19万,如何量刑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有行为人,以非法手法滥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且情节恶劣者,将被判定犯有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此类行为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的行为并未局限于个人,因为单位亦可能成为此种犯罪行为的主体。
对于单位触犯该罪行的情况,将采取双倍的严厉惩罚措施,既对涉及到的单位施加罚款,同时也要对其直接负责的管理人物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按个体触犯该罪行的标准进行量刑。
通常情况下,这类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然而,如果是由单位高层领导集体决策并实施的此类行为,但其目的却是为了满足部分领导层成员的私欲,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能视为单位犯罪,而仅需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