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法

#合同纠纷 最新修订 | 2024-09-02
3.5k浏览 10点赞
杜剑荣律师
杜剑荣律师在线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
5.0分服务:358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合同纠纷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合同纠纷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合同纠纷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口头合同纠纷处理方式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其中仲裁方式较为简便、灵活,解决纠纷效率较高,费用较诉讼费用低,因此在实践中多为运用。
口头合同纠纷是一般的民事纠纷,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会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合同纠纷案件·推荐文章

淮安156****682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763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17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56人选择咨询律师
368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法
一键咨询
  • 140****7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3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4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2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78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6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0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3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4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3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2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3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3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0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7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0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0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1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6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4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8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0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56****167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96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278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解决口头合同纠纷?
解决口头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之间协商、第三方居中调解、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处理。无论是选择何种方式处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口头合同纠纷,都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合同权益。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法
口头合同纠纷处理方式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仲裁方式较为简便、灵活,解决纠纷效率较高,费用较诉讼费用低,因此在实践中多为运用。口头合同纠纷是一般的民事纠纷,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会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1w浏览2024-09-01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 赠与行为通常发生在公民之间,如熟悉的家庭成员、信赖的亲朋好友。人们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无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受赠人,如父辈出资为孩子购置婚房、将积蓄交与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将财产赠送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或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因此调解处理这类纠纷,应本着家庭和睦、生活稳定、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尽力消除隔阂、巩固感情。要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解决矛盾。 2.正确理解和灵活适用法律处理纠纷 赠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赠与人和受赠人形成法律约束力。不同的赠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调解赠与纠纷,需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为此,应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从赠与是否成立、赠与是否履行、赠与是否可撤销、受赠人是否履行了约定义务等方面进行法律判断,据此对赠与纠纷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找出纠纷症结所在,本着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寻找调解方案。 赠与是否成立或生效,通常要看主体资格(赠与人和受赠人)、客体(赠与标的)是否合格,赠与形式、方式是否合法。比如,赠与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方可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管理、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不能成为赠与主体。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只能参与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赠与行为。这可以从赠与物的价值、赠与行为性质和后果、与其生活关联度、年龄和智力是否适当予以判断和认定。而对于受赠人而言,接受赠与是纯获利行为,所以法律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人地位。这类受赠人可由其监护人代理接受并管理受赠财产。
3.9w浏览
口头协议纠纷解决方法
10w+浏览2023-09-06
怎么解决口头居间合同纠纷?
可以到法院起诉。当事人订立合同,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如果受要约人承诺,合同即成立。当然如果口头要约发出后,没有人承诺,那合同就未成立。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怎样解决口头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有:1、合同当事人相互协商解决。2、要求有关机关进行调解,调解可以在诉讼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中某个阶段进行。3、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向法院提起诉讼。
1w浏览2024-10-29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 赠与行为通常发生在公民之间,如熟悉的家庭成员、信赖的亲朋好友。人们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无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受赠人,如父辈出资为孩子购置婚房、将积蓄交与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将财产赠送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或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因此调解处理这类纠纷,应本着家庭和睦、生活稳定、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尽力消除隔阂、巩固感情。要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解决矛盾。 2.正确理解和灵活适用法律处理纠纷 赠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赠与人和受赠人形成法律约束力。不同的赠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调解赠与纠纷,需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为此,应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从赠与是否成立、赠与是否履行、赠与是否可撤销、受赠人是否履行了约定义务等方面进行法律判断,据此对赠与纠纷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找出纠纷症结所在,本着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寻找调解方案。 赠与是否成立或生效,通常要看主体资格(赠与人和受赠人)、客体(赠与标的)是否合格,赠与形式、方式是否合法。比如,赠与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方可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管理、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不能成为赠与主体。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只能参与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赠与行为。这可以从赠与物的价值、赠与行为性质和后果、与其生活关联度、年龄和智力是否适当予以判断和认定。而对于受赠人而言,接受赠与是纯获利行为,所以法律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人地位。这类受赠人可由其监护人代理接受并管理受赠财产。
3.9w浏览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式
10w+浏览2023-09-20
口头合同纠纷怎么办,怎么解决?
遇到口头合同纠纷问题可以选择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争议进行协商,签订和解协议就行;若是有一方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出现协商不成的情况,也可以请第三方机构介入,对合同争议进行调解。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如何解决口头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有:1、合同当事人相互协商解决。2、要求有关机关进行调解,调解可以在诉讼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中某个阶段进行。3、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向法院提起诉讼。
1w浏览2024-09-13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 赠与行为通常发生在公民之间,如熟悉的家庭成员、信赖的亲朋好友。人们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无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受赠人,如父辈出资为孩子购置婚房、将积蓄交与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将财产赠送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或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因此调解处理这类纠纷,应本着家庭和睦、生活稳定、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尽力消除隔阂、巩固感情。要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解决矛盾。 2.正确理解和灵活适用法律处理纠纷 赠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赠与人和受赠人形成法律约束力。不同的赠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调解赠与纠纷,需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为此,应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从赠与是否成立、赠与是否履行、赠与是否可撤销、受赠人是否履行了约定义务等方面进行法律判断,据此对赠与纠纷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找出纠纷症结所在,本着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寻找调解方案。 赠与是否成立或生效,通常要看主体资格(赠与人和受赠人)、客体(赠与标的)是否合格,赠与形式、方式是否合法。比如,赠与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方可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管理、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不能成为赠与主体。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只能参与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赠与行为。这可以从赠与物的价值、赠与行为性质和后果、与其生活关联度、年龄和智力是否适当予以判断和认定。而对于受赠人而言,接受赠与是纯获利行为,所以法律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人地位。这类受赠人可由其监护人代理接受并管理受赠财产。
3.9w浏览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法
10w+浏览2023-09-07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
可以自行协商或者请司法所等部门调解处理口头合同纠纷,达不成调解协议的,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也是比较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但是,申请仲裁需要证明达成过仲裁约定,而且还要提供签订过口头合同的证明材料。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口头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口头合同有证明也可以被保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1、协商解决;2、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3、申请仲裁: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途径解决。
1w浏览2024-10-12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 赠与行为通常发生在公民之间,如熟悉的家庭成员、信赖的亲朋好友。人们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无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受赠人,如父辈出资为孩子购置婚房、将积蓄交与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将财产赠送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或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因此调解处理这类纠纷,应本着家庭和睦、生活稳定、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尽力消除隔阂、巩固感情。要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解决矛盾。 2.正确理解和灵活适用法律处理纠纷 赠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赠与人和受赠人形成法律约束力。不同的赠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调解赠与纠纷,需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为此,应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从赠与是否成立、赠与是否履行、赠与是否可撤销、受赠人是否履行了约定义务等方面进行法律判断,据此对赠与纠纷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找出纠纷症结所在,本着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寻找调解方案。 赠与是否成立或生效,通常要看主体资格(赠与人和受赠人)、客体(赠与标的)是否合格,赠与形式、方式是否合法。比如,赠与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方可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管理、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不能成为赠与主体。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只能参与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赠与行为。这可以从赠与物的价值、赠与行为性质和后果、与其生活关联度、年龄和智力是否适当予以判断和认定。而对于受赠人而言,接受赠与是纯获利行为,所以法律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人地位。这类受赠人可由其监护人代理接受并管理受赠财产。
3.9w浏览
口头合同纠纷解决方法
10w+浏览2023-09-26
老头房产纠纷怎么解决
在面临房产纠纷时,当事人可选择以和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等途径来加以解决。首先,当事人应当优先尝试私下协商达成协议;若未能达成协商结果,则应根据房产纠纷的具体事项,将争议提交至相应的指定机构进行仲裁裁决;若仲裁未能妥善解决问题,则当事人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口头协议纠纷怎么解决
解决口头协议纠纷的途径包括:协商,通过双方积极沟通达成共识;调解,借助第三方力量化解矛盾;若无法解决,可向法院起诉。因口头协议证据难固定,原告需全力搜集证据,如目击证人证词、通讯记录等。同时,依据《民法典》等法规,当事人应诚实守信,法院将全面评估以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1w浏览2024-11-23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口头赠与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 赠与行为通常发生在公民之间,如熟悉的家庭成员、信赖的亲朋好友。人们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无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受赠人,如父辈出资为孩子购置婚房、将积蓄交与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将财产赠送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或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因此调解处理这类纠纷,应本着家庭和睦、生活稳定、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尽力消除隔阂、巩固感情。要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解决矛盾。 2.正确理解和灵活适用法律处理纠纷 赠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赠与人和受赠人形成法律约束力。不同的赠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调解赠与纠纷,需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为此,应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从赠与是否成立、赠与是否履行、赠与是否可撤销、受赠人是否履行了约定义务等方面进行法律判断,据此对赠与纠纷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找出纠纷症结所在,本着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寻找调解方案。 赠与是否成立或生效,通常要看主体资格(赠与人和受赠人)、客体(赠与标的)是否合格,赠与形式、方式是否合法。比如,赠与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方可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管理、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不能成为赠与主体。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只能参与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赠与行为。这可以从赠与物的价值、赠与行为性质和后果、与其生活关联度、年龄和智力是否适当予以判断和认定。而对于受赠人而言,接受赠与是纯获利行为,所以法律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人地位。这类受赠人可由其监护人代理接受并管理受赠财产。
3.9w浏览
口头合同有纠纷解决方法
10w+浏览2023-09-13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镇江152****937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81****195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453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78****988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2929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35****17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