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在离婚诉讼中确定精神病人的标准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3-04
1.4w浏览 10点赞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7人
律师解析
离婚诉讼中确定精神病人的标准如下:
1、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
2、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
3、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10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离婚案件·推荐文章

淮安181****897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68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588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25人选择咨询律师
66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在离婚诉讼中确定精神病人的标准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30****76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0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7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2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5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3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6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4****5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3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4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2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8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5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2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2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6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1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2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0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8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7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1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8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7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7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4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5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152****114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8****13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6****94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工作、学习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法律问题,因此就需要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了。如果您现在正在面临着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的法律问题,需要通过法律的武器来帮助您的话,可以了解本篇文章中的法律知识来解决。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精神病司法鉴定准确吗?
有资质的正规鉴定机构还是值得信赖的。精神诊断是精神科大夫的专业技能,有严格的诊断要求和规范,对临床经验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鉴定人主要依靠被鉴定人的精神病史资料、案发前后的一系列表现、精神检查与听取周边人群对被鉴定人行为举止的描述加以判断。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精神病在监狱给吃药吗
一般警方会带到专科的精神病院做测验。如果确定是严重的精神病,会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或让家属看管。如果确定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犯的案不会免于刑事处罚,在监狱里会按时吃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精神病五级关押在哪里?
我国的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说要将精神病患者关押起来,国家只是规定了要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强制治疗,同时当精神病患者做出了违反公共安全或者是危害到其他公民的人身安全时,司法机关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将精神病患者进行拘留,但是精神病患者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诉讼期间如何取保候审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取保候审的相关流程如下所述:
1.取保候审的启动。在此过程中首要步骤是进行取保候审的申请。被依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均有权向相关部门提交取保候审的申请。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而言,他们聘请的律师也同样拥有这项权利。在这一环节上,针对取保候审的申请,应采取书面形式进行申请。
2.取保候审的批准。自收到取保候审申请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有义务在七日内对该申请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若申请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则应拒绝批准取保候审。在拒绝批准取保候审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告知申请人,同时详细解释拒绝的原因。
3.取保候审的执行。在取保候审的执行阶段,公安机关将作为主要执行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需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要求其签字或盖章,以确保其知晓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守的各项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顶部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