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遗产继承诉讼期

最新修订 | 2024-03-04
9.7k浏览 10点赞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6人
律师解析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就遗产继承等民事纠纷,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期限为三年,该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遗产继承案件·推荐文章

苏州135****635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29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150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44人选择咨询律师
663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遗产继承诉讼期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0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5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2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8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7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2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8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8****7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2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8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0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0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1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1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0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6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1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8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7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2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5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3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0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7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0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1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8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6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78****704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4****168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614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遗产继承诉讼费怎么算?
遗产继承诉讼费是以阶梯方法计算的,待继承标的市场价值高,那么需要缴纳的诉讼费也就相应的高一些。遗产纠纷的诉讼费,是需要由提出此纠纷案件的原告先预支付的,一般情况下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限制
对于继承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诉讼怎么举证
 1、证明当事人(原、被告及第三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2、证明法定继承或遗嘱民法典律关系成立的证据。3、证明被继承人财产范围的证据。4、有具体诉讼请求金额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如何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遗产继承诉讼时效如何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遗嘱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几年
遗产继承诉讼期限即继承的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继承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并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必须行使,否则就将失去法律的保护。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如何处理继承已有宅基地再继承父母宅基地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具备以下条件时,法定继承人可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使用权(需确保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合法性,若存在非法性质,则不得进行继承):
首先,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并居住于该处宅基地上,并且继承人本身亦为该村集体内的成员;
其次,尽管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并非同住,但仍属同一村集体内部人员,且满足申请宅基地的相关条件;
在此种情形下,子女同样有权依法继承宅基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顶部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