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确认劳动关系仲裁时效

最新修订 | 2024-03-18
3.2w浏览 6点赞
律师解析
有仲裁时效,自事实劳动关系结束后一年为仲裁时效。
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仲裁案件·推荐文章

南京178****479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458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335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75人选择咨询律师
628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确认劳动关系仲裁时效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6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6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7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1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6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5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3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6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3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1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1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3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5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8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4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5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0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1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8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2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88****47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274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984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律依据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确认没有劳动关系能否仲裁
需要看情况,如果是劳务仲裁的话,劳动关系确认是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是具有“劳动关系争议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的前提条件的。如果不是劳务仲裁,则不一定要存在劳务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如何确认劳动关系?
可通过工作证、出勤记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谈话记录、与同单位工作记录、工作邮件来往、证人证言等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审限是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仲裁劳动关系要多久才能确认?
仲裁劳动关系要多久才能确认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是在60天内结案。在诸多劳动争议中,劳动关系的终止时间对案件能否进入实体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在应当劳动争议时,在劳动关系的终止证据或质证观点上一定要有相应的准备。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共同盗窃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共同犯罪案件中涉及到的其他主要罪犯,应当根据他们实际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活动的金额进行相应的惩处;而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从犯,则应当依据他们所参与的共同盗窃行为的涉案金额来设定量刑的幅度,并可考虑采取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措施。若盗窃犯罪涉及的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即指超过当地法律规定的起刑点),且在两年之内实施了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或者是在户内进行盗窃,或者是携带凶器进行盗窃,又或者是采用扒窃方式进行盗窃等情况,那么就可以将量刑起点设定在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范围内;如果盗窃犯罪涉及的金额达到了数额巨大的起点(即指超过当地法律规定的数额巨大标准),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就可以将量刑起点设定在三年至四年的有期徒刑范围内;而当盗窃犯罪涉及的金额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即指超过当地法律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标准),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那么就可以将量刑起点设定在十年至十二年的有期徒刑范围内。但需注意的是,对于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则不在此限。
此外,犯罪分子通过违法手段获得的所有财产,都应予以悉数追回,或者要求进行赔偿。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也应立即返还。对于犯下盗窃罪行的犯罪分子,对于其通过盗窃行为获取的违法所得以及由此给被害人带来的经济损失,都应当要求其进行赔偿和返还。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