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不管是交通运输人员还是非交通运输人员都可以构成此犯罪;
第三、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要对他人造成了如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后果;二是发生事故的地点需要是法律规定的“道路”以外的地方。
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的特征和刑法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些罪名是相符合的,但其与交通肇事罪在说法上虽都有“交通”,但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
首先,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在主观上,行为人在遵守道路运输管理的相关法规上的义务没有交通肇事罪那么严格;其次,发生地点是最主要的区别,非道路交通事故犯罪的发生地是法律规定的“道路”之外,而交通肇事罪的发生地点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道路”上发生的。
另外二者在量刑上也是不相同的。根据刑法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在量刑上最高法定刑是七年有期徒刑,而交通肇事罪中如果存在行为人因为逃逸而致受害人死亡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非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不触犯刑法相关规定的非道路交通事故。如果情节并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可直接向交警部门报案,由交警部门负责处理,经过对现场的勘察等,最后作出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由最初受理交警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的,通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直接告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为解决因非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就非道路上发生的与车辆、行人有关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种是触犯了刑法规定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非道路交通事故。应当由交警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共同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取证等,由交警部门出具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案情的时间具体情况及案件性质,及时移交刑侦部门。
对于发生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的重大交通事故,应当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处理,也就是说如果是在道路以内所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根据规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规定定罪处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