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有几种

最新修订 | 2024-08-06
浏览10w+
游翔瞰律师
游翔瞰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8年
专家导读 1、犯罪主体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而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3、犯罪对象不同。强迫劳动罪的对象是职工,而非法拘禁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自然人。4、被害人人身自由受到侵害的程度不同。
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有几种

一、强迫劳动罪非法拘禁罪的区别有几种

两罪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他人人身自由的剥夺,强迫劳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他人人身自由的限制,因此,两罪在构成要件和行为方式方面具有相似性。两罪的区别主要有:

(1)犯罪主体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中从事组织、管理等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员;而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限于从事一定职业或者工作。

(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通常具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以榨取额外利润的目的,其限制人身自由只是榨取额外利润的手段;而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在主观上就是追求或者放任他人的人身自由被剥夺。因此,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在强迫劳动罪里只是一种犯罪手段,而在非法拘禁罪中,限制人身自由本身就是犯罪目的

(3)犯罪对象不同。强迫劳动罪的对象是职工,也即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的人;而非法拘禁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自然人。

(4)被害人人身自由受到侵害的程度不同。强迫劳动罪中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受到限制;而非法拘禁罪中,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是受到非法剥夺,受到限制的程度更严重。

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采取剥夺人身自由的方式来强迫被害人进行劳动,这种剥夺的行为方式当然也构成了对被害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所以,以该方式实施的强迫劳动行为当然也构成强迫劳动罪。但是由于行为人同时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所以该行为又符合了非法拘禁罪的犯罪构成,构成非法拘禁罪。于是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就产生了竞合,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对行为人按照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来处理,何为重罪则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况和情节来认定。

二、强迫劳动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强迫劳动的入罪门槛,只要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方式强迫他人劳动的,或是明知他人在实施前述行为而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协助的即构罪,但将该行为作为可接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来评判,需区分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界限。在“两高”尚未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对该罪的立案标准以及何为“情节严重”作出规定前,笔者 认为需结合其行为性质及造成的后果以及相关犯罪的认定标准来把握。

关于第一款。对于具有以下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长时间无偿强迫他人劳动的;长时间强迫他人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以非人道手段对待被强迫劳动者的;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达3人次以上的,或持续达3天以上的;使用暴力手段致3人以上轻微伤或致1至2人轻伤的;强迫他人劳动,以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等。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情节恶劣的;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累计达10人次以上的,或持续达7天以上的;使用暴力手段致5人以上轻微伤或致3人以上轻伤的;强迫他人劳动,以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情节特别严重的,等等。

关于第二款。行为人主观上通常具有非法营利或帮助逃避行政检查或刑事侦查的动机和目的。对于明知他人实施强迫劳动行为的,为其招募、运送、转移、窝藏、接收人员5人次以上的,或是提供物质帮助,非法获利数额在2000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对于招募或运送人员20人次以上,或提供物质帮助,非法获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强迫劳动罪是由特定涵义的“用人单位”实施的犯罪,这些用人单位仅限于经济组织。实践中,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或团体强迫招用职工劳动的,不应以本罪论处。其次,本罪构成要有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且是违背职工的意志,强迫劳动的行为。如果用人单位并没有使用这种法定的方法,只是对职工进行严格要求,或者职工自感超时间、超负荷地劳动,用人单位并未对其强迫的,不能以犯罪论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5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5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有几种
一键咨询
  • 130****15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0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2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1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6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6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常州135****208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8****36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20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非法拘禁罪与强迫劳动罪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主体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而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3、犯罪对象不同。强迫劳动罪的对象是职工,而非法拘禁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自然人。4、被害人人身自由受到侵害的程度不同。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隔壁叔叔在上班期间被老板关在一房子里面工作门给反锁了,不到下班不让出来,我觉得这是劳动强迫罪和非法拘禁,我想问一下如何区分强迫劳动罪和非法拘禁,是一样的吗
[律师回复]
一、强迫劳动罪是什么
强迫劳动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强迫劳动的行为是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实施的。暴力指的是广义的暴力,并不要求直接对人实施,也可以是对物暴力,并不要求达到压制被害人的反抗的程度。暴力程度很高时,可能成立故意伤害罪和本罪的想象竞合犯。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使被害人产生恐惧。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是指将劳动者限制在一定的场所,设专人把守,不准劳动者外出,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劳动的情形。
二、区分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的区别
强迫劳动行为和非法拘禁罪的实行行为之间有一定区别,本罪是以限制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其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劳动权利;非法拘禁罪可能是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也可能是完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况,其侵害的法益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行为人以拘禁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拘禁的时间较短,手段强度一般的,原则上应以本罪论处。但是,非法拘禁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例如,私营企业主雇用打手监视民工的劳动并为民工戴上脚链以防止其逃跑的,构成本罪和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处断。
以上就是关于强迫劳动罪是什么,强迫劳动罪非法拘禁的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刑法知识,强迫劳动罪中往往会以非法拘禁为手段,如何区分在实务上也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您遇到这类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律师,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5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如何区分强迫劳动罪非法拘禁罪
1、犯罪主体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迫劳动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而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3、犯罪对象不同。强迫劳动罪的对象是职工,而非法拘禁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自然人。4、被害人人身自由受到侵害的程度不同。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5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区分非法拘禁罪与非罪
1、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2、司法人员在依照法定职权和条件的情况决定、批准、执行拘捕时,违反法律规定约有关程序、手续和时限,并不具有非法拘禁的动机和目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强迫交易罪与几种犯罪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强迫交易罪与几种犯罪的区别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本罪与敲诈勒索罪在行为方式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二者之间有严格区别:

1)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可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而敲诈勒索罪则只能使用威胁、要挟方法,若行为人当面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则超出了敲诈勒索罪的范围,此其一。其二,本罪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成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作为代价,而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人则完全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本罪行为人实施强迫交易行为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不法利益,而敲诈勒索罪行为人主观上则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4)主体不同。本罪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而敲诈勒索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也可表现为强拿硬要行为,两罪区别在于:(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则是简单客体,即社会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不同。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到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则多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强迫交易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不法利益。而寻衅滋事罪行为人主观上则是为了寻欢作乐,无事生非。(
4)主体不同强迫交易罪可由单位构成,而寻衅滋事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客观上,两者都可以使用暴力、威胁手段,都可以侵犯被害人的财产权、人身权,但二者有严格区别:(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暴力程度不同。抢劫罪的暴力程度不受限制,甚至可以使用故意的方法,而强迫交易罪的暴力仅限于造成轻伤的范围内。(
3)威胁的内容不同。抢劫的威胁是以杀害、伤害相威胁;强迫交易的威胁则比较广泛,除了可以杀害、伤害相威胁外,还可以揭发个人隐私、毁坏财产或抓住被害人的某些弱点为把柄相威胁。(
4)威胁的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是当被害人的面来实行的,一般是用语言或动作来表现,强迫交易罪的威胁,可以当被害人的面,也可以通过第三者来实行,可以用口头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用书信等方式来表示。

5)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具有当场即时发生暴力的现实可能性,而强迫交易罪的威胁可以是当场实现,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才付诸实施。

6)能否使用“其他手段”不同。抢劫罪除使用暴力、胁迫外,还可使用其他手段,如用酒灌醉、用药麻醉等,而强迫交易罪只能使用暴力、威胁手段。

7)客观表现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强迫交易罪则表现为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行为。抢劫罪的行为人完全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强迫交易罪的行为人则在强迫对方达成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作为代价。

8)主观方面不同。抢劫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强迫交易罪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不法利益。

9)主体不同。抢劫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强迫交易罪可由自然人或单位构成。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法拘禁罪与非罪怎样区分
1、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2、司法人员在依照法定职权和条件的情况决定、批准、执行拘捕时,违反法律规定约有关程序、手续和时限,并不具有非法拘禁的动机和目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5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非法拘禁罪与非罪如何区分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非法拘禁罪与非罪如何区分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强迫卖淫与强迫卖淫罪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的行为,或者故意与不满14周岁的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强迫卖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他人卖淫的行为。 由于本罪在客观上亦表现为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迫被害人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故与罪就有了若干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一)二者侵害的客体不同。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的道德风尚与公民的人身权利而罪侵害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自由权利。 (二)二者侵害的对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对象既可以是女性,又可以是男性而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女性。 (三)行为人的故意内容不同。本罪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为了获取钱财而强迫他人卖淫罪的行为人则是为了同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实施暴力、胁迫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为使被害妇女从心理上消除贞操意识,而先对妇女实行,然后逼其卖淫,是定强迫卖淫罪还是以强迫卖淫罪与罪实行数罪并罚 对此,我国学者有不同看法。但由于刑法第358条第1款第4项已把“后迫使卖淫的”明确规定为强迫卖淫的严重情节之一,故此种情况下,对行为人以强迫卖淫罪从重处罚即可。但是,如果被的妇女并未被迫卖淫,则应对行为以罪论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有几种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