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2-28
浏览10w+
卞晓飞律师
卞晓飞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3人
专家导读 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在实行非法拘禁的过程当中,自动地放弃犯罪行为,将会按照犯罪中止来进行认定。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4条,当中明确的规定的犯罪中止是有两种情况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是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什么?

一、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什么?

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在实行非法拘禁的过程当中,自动地放弃犯罪行为,将会按照犯罪中止来进行认定。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

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

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二、犯罪中止的法律规定内容是怎样的?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这是一条精练概括性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对这一个犯罪情节也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随着世界范围内刑法理论的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演变,刑法学家们的视角从以犯罪行为为中心向以犯罪行为人为中心转变,因此,犯罪中止成为顺应这一潮流而在刑事立法中普遍设立的一项制度。

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分为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四种具体形态,各种形态之间界限分明。

非法拘禁他人是属于一种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一种方式,严重的侵害到他人所拥有的人身权利,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必然是需要根据法律当中的规定来进行一个不同的处罚的,当然了,在非法拘禁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有可能存在犯罪中止这种状态的,相对于犯罪技术来说处罚力度比较轻。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9千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0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什么?
一键咨询
  •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4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6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8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3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1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4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1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非法拘禁犯罪中止适用吗
非法拘禁适用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由于个人的自己思想上的觉悟,停止犯罪的行为,并不是他人进行制止的或者是有意外情况制止的。中止的情况,如果没有给社会或者是别人带来危害,会免于处罚,有一些情节的,会减轻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拘禁与犯法拘捕区别
[律师回复] 对于非法拘禁与犯法拘捕区别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违法拘留、逮捕是违反拘留、逮捕法规的行为,一般是司法人员在依照法定职权和条件的情况决定、批准、执行拘捕时,违反法律规定约有关程序、手续和时限,并不具有非法拘禁的动机和目的。如:一般的超时限报捕、批捕;未及时办理、出示拘留、逮捕证;未依法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单位;未先办理延期手续而超期羁押人犯的等,都不构成非法拘禁罪。因各种客观因素造成错拘、错捕的,也不构成犯罪。需要注意的是,非法拘禁罪中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将妇女洗澡时的换洗衣服拿走,使其基于羞耻心无法走出浴室的行为,就是无形的方法。
二、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拘禁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仅限于“利用职权”的情形;没有利用职权的,不得从重处罚。另外,应当注意,行为人非法拘禁具有多个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在更大幅度上从重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
(二)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
(三)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四)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五)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
(六)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七)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累犯犯非法拘禁能判几年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非法拘禁罪的犯罪中止是什么?
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自愿放弃犯罪行为的,属于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分子行为,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是不一样的,犯罪中止是主观放弃犯罪行为,而犯罪未遂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犯罪行为没有产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累犯非法拘禁罪,判几年?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朋友因为干活老板一直不给钱,就将老板拘禁起来,让拿钱来换。十几个小时就将人放了,请问非法拘禁不超过24小时算是犯法了吗?
[律师回复] 一般不会定为非法拘禁罪。
  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7.13法释〔2000〕19号)
  为了正确适用刑法,现就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解释如下:
  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在对非法拘禁的时间进行认定的时候需要各位注意,只有持续非法拘禁的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的,才会被定为非法拘禁罪。要是拘禁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的话,则很难对行为人进定罪量刑。
  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条),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是一种持续行为,即该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使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失去身体自由,不具有间断性。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但时间过短、瞬间性的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则难以认定成立本罪。一般情况下,超过24小时,会按犯罪处理的。
  司法实践中,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
  
(1)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拘禁无辜群众,造成恶劣影响的:
  
(2)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3)多次大量非法拘禁他人,或非法拘禁多人,或非法拘禁时间较长的;
  
(4)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精神失常或自杀的:
  
(5)非法拘禁,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以上就是对非法拘禁不超过24小时算是犯了非法拘禁罪吗问题的回答。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0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非法拘禁罪中止犯的认定是怎么样的?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非法拘禁罪中止犯的认定是怎么样的?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有2年了,很老实的一个人,但是前几天被邻居拘禁了,现在是被救出来了,那非法拘禁罪累犯案例 那些呢
[律师回复]
一、基本事实
本案被侵害人覃A欠被告人货款10.7万,期间多次签订还款协议,但从未履行。2009年诉至桂平法院,法院于11月2日调解结案,达成还款协议,但覃A仍不履行协议。2011年1月24,被告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未发现可执行财产,执行未果。期间,覃A通过更换电话号码、远走他乡对被告不理。2011年9月13日,被告人听说覃A已经回到木乐在村里赌钱,就想到村里直接找他还钱。因不熟悉村庄,就让朋友王信坚(本案另一被告,现已取保候审)约了4个朋友一行5人驱车前往。半路上,村里知情人告之,覃A已经赌完从村里回到家,就直接到了覃A家。到目的地后,被告一人进屋约其到桂平。一行人于八点多到桂平一饭店吃饭,期间覃A写下还款计划。后被告要求当晚还三千,覃A不愿,从而发生争执,另外两人对其进行了控述中所谓的殴打(经法医鉴定,不构成轻微伤)。后覃A让一派出所当民警的朋友与父亲一道送来3000元,在写下还款字据后,随即离开。9月14日,即第二天,覃A约被告在一茶馆喝茶,被告与王信坚前往。覃A表示,年底还3万压力太大,经协商重新达成年底2万的协议后离开。陪同覃A在场的有:城北派出所王副所长、当晚送钱的民警、和同村的2个朋友。时隔九天,9月23日,西山派出所称覃A报案,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将被告与王信坚等3人拘留,9月28日报捕,9月30日批捕。期间,王信坚取保候审,其他3人现拘留在市看守所。
二、关于本案涉嫌罪名的几个主要事实
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条),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一般说来,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在情节上必须达到相当严重程度。结合本案事实,依法不能成立非法拘禁罪。
一是关于非法拘禁行为的认定。被侵害人自始至终没有拒绝同被告人覃柏伟等人在一起,从他上车到饭店吃饭,没有反抗、没有呼救,随身带有的手机电话也没有扣留、没有限制使用,在没有任何强制和保持通讯自由的客观事实前提下,非法拘禁从何谈起?如果被侵害人感觉人身自由受到侵害,他完全可以拒绝上车、可以呼救、可以逃离,可以向众人明示或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但自始至终他没有这样做,事后也没有立即报警,反而在第二天主动约被告出来重新商谈头晚签订的还款协议,这一连串的行为事实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事发当晚,被侵害人的人身自由没有受到剥夺,还款协议是在他不反对的情况下签订的,在饭店的滞留不是因为被告强制,而是他为了更好解决欠债问题的自愿行为。
二、关于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主观故意认定。非法拘禁罪在主观上要求有故意,过失或没有故意是不能构成非法拘禁罪的。本案被告目的是要被侵害人制定还款计划,履行还款义务,没有侵害他人人身自由的主观故意。至于被告人带上四个朋友一同前往,是因为得知被侵害人在村庄赌博,一来带路二来壮胆。方法固然有所不妥,但属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在整个过程中,被告目的是索取合法债务,无论从当晚要求还三千,还是要求年底还三万(第二日又应被侵害人要求减为两万),相对按法院生效判决应履行的五万到期债务,这种催款充分显示了被告人的克制和对被侵害人的谅解,无刻意刁难, 无乘被侵害人处于不利地位而索取非法利益之意。至于在饭店滞留时间偏长,主观上是为了解决纠纷,并不是要剥夺其人身自由,没有伤害对方的意思,另两被告对其进行所谓的殴打也并非被告真实意图。
二是关于拘禁时间的认定。非法拘禁是一种持续行为,即要求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处于继续状态,使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失去身体自由,时间过短、瞬间性的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难以认定成立非法拘禁罪。而本案,真正剥夺人身自由,拘禁时间的认定应从吃饭结束、被侵害人要走,而被告要求现场还点钱遭拒绝而不让其走开始计算,指控所谓的殴打,也就是在这时开始。就算存在拘禁行为,也只能从这时开始。而这段时间持续不长,从不让侵害人走到有人送来3000元并写下还款字据后回家,不过几十分钟,这种行为属短时间、瞬间性拘禁。显然,不能成立非法拘禁罪。
三是关于殴打行为的认定。本案是被侵害人事发数日后报的案,然后再经法医伤残鉴定,其鉴定结果是:不达轻微伤。固然,殴打他人属行为犯,不论其是否造成被侵害人受伤,即应给以治安管理处罚。但在刑法上,殴打必须是指严重伤害受害人身体的行为。没有造成受害人明显身体伤害的行为是一般的肢体冲突,被侵害人指控所谓的殴打,充其量是另外两个被告与他的肢体冲突。在受侵害人没有达轻微伤的情况下,如果仅因“殴打”行为直接触刑,而不是受到相对较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其不公平显而易见。再者,本被告没有殴打行为,除了两被告供述外,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策划或者指使打人,自然也不应对其他人打人的行为负责。
三、关于本案的情节轻微认定。非法拘禁行为情节轻重由动机、拘禁时间长短、危害综合分析。本案情节轻微,集中表现在:一是本案动机源于追索合法债务,事出被侵害人恶意赖债。事发当天,被侵害人被发现在村庄赌博。如果没有被侵害人恶意逃避债务。在当前老赖横行、赖债惩治不力、恶意欠债事不断的当前,被告行为虽然欠妥,但实属情有可原。二是非法拘禁时间短,本案真正限制其人身自由,从他不想当晚还三千想走而不让走到送来三千并写下还款字据即离开,时间很短,不过几十分钟。三是殴打他人伤情轻,不到轻微伤。被侵害人没有实质的身体伤害,立案后立即到广州打工,事后,被告家属与受侵害人反复沟通道歉,并前往受侵害人家中,取得了受侵害人家属的谅解,没有任何社会危害。以上就是非法拘禁罪累犯案例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法拘禁罪中止犯的认定是怎么样的?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非法拘禁罪中止犯的认定是怎么样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能怎么量刑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能判多少年
[律师回复] 对于累犯又犯非法拘禁能判多少年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能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能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0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绑架中非法拘禁罪
在绑架过程中,非法拘禁他人的不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在绑架过程中遇到非法拘禁,由上述文中所谈到的三点可以判定,在遇到具体的情况时是否可以认定为拘禁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能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累犯又犯非法拘禁判多久
对于累犯会从重处罚,且不能适用缓刑。软禁他人半个月,肯定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通常在3年以下刑期,如果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达半个月,涉嫌犯罪,五年内犯罪,属于累犯,加重处罚。且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至于非法拘禁的行为需要看后果的以及案件的事实情况。
相关知识:累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后果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适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非法拘禁罪属于继续犯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继续犯也叫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例如,刑法第238条规定的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恢复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时候为止,这一非法拘禁的行为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构成继续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继续犯是一个行为,因为主观上继续犯具有对于一个犯罪行为的故意,尽管具有长时间实行的性质,但都是为了达到其犯罪的目的。行为具有这种延续性,但不能由此认为是数行为。例如非法拘禁,拘禁一天是一个行为,拘禁一年也是一个行为,只是行为延续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并不涉及行为的单复数问题。具有一个行为是继续犯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是数行为,那就不可能是继续犯。
2、继续犯是持续地侵害同一个法益,如果其所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不同权益,就不可能是继续犯。
3、继续犯是在犯罪既遂即完全齐备某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以后,犯罪状态仍然处于持续之中。不仅是犯罪状态的持续,而且同时也是犯罪行为的持续。
4、继续犯是犯罪行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地存在,而且是不间断地存在。如果没有行为的这种持续性,就不可能存在继续犯。持续时间长短不影响犯罪构成,但作为犯罪情节,对量刑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如果持续时间很短,综合全案,社会危害性显著轻微可以按照刑法第13条的规定不认为是犯罪,但那是另一个问题。
非法拘禁的从犯如何定罪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团伙参与非法拘禁的从犯怎么定罪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团伙实施非法拘禁罪时,对犯罪团伙的从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认定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体分析判断,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但不起主要作用的,一般属于从犯,例如参与盗窃时望风放哨。 一般来说,次要的实行犯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一般是指为共同犯罪行为事先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 处罚: 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从犯与主犯相比,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都要轻一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的处罚原则具有科学根据。 从犯的种类有哪些 从犯有“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两种。 1、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是指直接参与了共同犯罪,但在犯罪活动中依附于主犯、听命于主犯、受主犯差遣、调动、指挥,在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中,或者参与了犯罪的全过程或者参与了部分犯罪过程,对犯罪活动起次要作用和责任的罪犯。 2、起辅助作用的从犯,是指没有直接参与共同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为主犯提供情况、准备工具、创造条件、指认被害人或者帮助其逃避、窝赃、销赃等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非法拘禁犯罪中止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