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债务人催收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最新修订 | 2024-08-01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向债务人催收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方法相关的法律规定。
向债务人催收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一、向债务人催收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向债务人催收的,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方法

1、有约定履行期限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2、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起算;

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3、附条件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时开始计算。

4、附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到达时开始计算。

5、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6、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损害发生时起计算,损害事实发生时,受害人知道的从损害时起算;

损害事实发生后,受害人才知道的,从知道时起算;

人身损害赔偿中,侵害当时即发现受伤的,从侵害当日起算;

侵害当时未曾发现的,事后经检查确诊并证明是由该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

所以债权人向债务人追讨债权的,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2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向债务人催收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一键咨询
  • 147****25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2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0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1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4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6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2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银行催收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银行催收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但是简单的催收函并不能达到中断时效的目的,必须要在催收函之中明确表示希望借贷者尽快的偿还借款,此时还可以表现出银行是在行使自己的债权,此种情形下才会导致诉讼时效发生中断,并且一旦中断,债务人可以临时的不履行义务。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催收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还是中止
催收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而不是中止,从债权人催收之后,债务债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会重新开始计算,催收之后,债务人如果同意履行义务或者明确答复在相应时间内还款的话,债务人的这种行为也能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还包括起诉或仲裁。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催款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催款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在民间债务纠纷中,由于债务人躲避不出面,债权人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其发送催收函,不管是否对方签收,催收函发出则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等以后债务人承诺履行债务的时候,时效重新计算。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诉讼时效催款导致时效中断吗?
诉讼时效催款是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催款也是属于请求债务人还款;同样也算是在中断时效的条款范围之内;对于时效的中断还有就是对法院进行起诉,以及债务人进行承诺都会导致中断的。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起诉后又撤诉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三种观点和实践做法集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如何界定“提讼”的定义,对此,笔者还是倾向于认同
第三种观点。如果权利人不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义务人也没有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就处在一种不明确、不稳定的状态。为了敦促当事人更好地遵守法律,积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诉讼时效的立法规定就应运而生: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主张权利的,法律就认为当事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任务,权利人就丧失了胜诉权,其权利就成为了一种得不到公权力救济的自然权利。所以,一旦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会中断,而作为权利人主张权利最强烈表示的提讼行为,当然会产生中断诉讼时效的效果。笔者认为,这里所谓的提讼,应该理解为是一种较为完整的诉讼行为,有、应诉、
第三人参与诉讼等,言外之意,就是需要义务人知晓权利人主张权利的事实,而民法通则之所以将提讼作为中断诉讼时效的一种法定事由立法本意也在于——认为提讼是一种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的行为。所以,一旦义务人不知晓权利人向其主张权利的事实,即权利人在递交诉状被接收而没有向义务人送达状副本之前又撤回被准许的,能视为是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之“提讼”吗无论怎样理解,好像都是不行的。笔者认为,上述
第一种观点对“提讼”的理解太武断,向提交诉状被接收,如果这个“”行为不符合立案的标准要件,被作出“驳回”或“不予受理”处理的,在状副本没有送达之前,依然应视为没有提讼,不产生中断诉讼时效的效果。顺理成章地理解,应视为权利人请求公权力救济权利的主张权利行为。后又撤诉,应视为权利人又选择了放弃公权力救治途径,那么剩下就看他是否有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事实了。送达了状副本给义务人的,证明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已到达义务人,会产生等同于向义务人主张权利的效果。根据关于民法的意思表示相关理论可知,权利人撤诉而被准许,也没有向义务人收回送达给其的状副本,因而即使诉讼行为归于无效,权利人在没有许诺放弃自己对义务人的权利的前提下,状副本所蕴含的“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依然是不会凭空消失的。所以,当然地认为“权利人后又自动撤诉的,则视为未,不能引讼时效的中断”的
第二种观点也是失之偏颇的。从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可知,第三种观点是比较合理的,在对后又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前提下,采取了排除法,即排除开这个寻求公权力救济的途径,以义务人是否知道权利人主张权利的事实作为判断标准——送达了状副本的,视为义务人知道权利人向其主张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中断;反之,没有送达状副本的,不能认为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了权利,诉讼时效不中断。综上,权利人后又撤诉的,一旦状副本送达给了义务人或者将口头内容告知了义务人后,视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三个法定事由之一,应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因为权利人的不符合要求而被不予受理或驳回的,权利人在还没有向义务人送达状副本前又申请撤诉而被准许的,因为状副本还没有送达权利人,没有发生权利人主张权利的事实,当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你好,因为和某人发生冲突,所以打起了官司,却突发了一点状况,请问下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呢 ,起诉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是啥
[律师回复]
一、起诉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起诉意味着权利人已经开始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寻求国家强制力的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故在我国,起诉成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主要法定事由。
本案中,原告在2007年7月16日纠纷发生受到损害后,于2008年3月24日向法院提起诉讼,积极地进行维权。虽然由于错列当事人、支持诉请的证据不足,其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但这确非原告自己的意志。相反,这恰恰表明原告在主观上已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客观上在积极行使权利,完全符合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旨趣。
在原告第一次起诉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后,在诉讼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诉讼时效的中断就处于持续状态,直至原告的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这表明原告对乔某的起诉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这样,在一审判决生效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自一审判决生效至原告第二次起诉,仅仅三天的时间,因而并不违背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法律规定。
二、起诉引起时效中断并不以告知对方当事人为要件
有人认为,原告第一次起诉的被告是乔某,并不是何某,而在法律上,法院没有义务将有关的诉讼文书送达给何某,何某也无从知道原告已起诉的事实。因此,这一起诉的效力并不及于何某,不能成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催款函能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催款函能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债权人能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确实收到的是催款函,则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若债权人不能证明债务人收到的是催款函,则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即使债务人签收,往往也会直接否认收到的物件为催款函。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起诉后又撤诉是否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起诉后又撤诉是否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当事人提讼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根据《民法通则》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即“提讼”是引讼时效中断的三种法定情形之一。法律对提讼没有作任何限制性规定,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和诉讼阶段上的要求;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只有提讼后没有撤回或被按撤诉处理才算是“提讼”。因此,对当事人提讼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理解,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和限制。当事人提讼后又撤诉,不能因之后的撤诉而否定之前的。当事人的撤诉行为也不可能溯及已经形成客观事实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二,最高人民最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提讼引讼时效中断的时间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提交状或者口头的,诉讼时效从提交状或者口头之日起中断。”从该条内容可以看出,权利人以“提讼”的方式主张权利的,由于其请求保护权利的对象为,故只要其向提交材料或者口头,就应认定其向提出了权利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当事人对自己所欲主张的权利即拥有了新的诉讼时效期间。而此后无论是否已向被告送达状副本等文书,还是当事人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都不影响已经产生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司法解释规定诉讼时效“从提交状或者口头之日起中断”而非“依法受理之日中断”,更符合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立法目的,也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可见只要当事人向提讼,不论之后是否发生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都不影响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

三,当事人后又撤诉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诚实信用原则是私法领域的基本原则,债务人理应依法、依约履行债务。在债务人未依约履行债务,权利人积极主张权利或者因客观障碍无法主张权利的情形下,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制度,以阻却诉讼期间的继续计算,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同时,诉讼时效制度也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限制,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禁止权利滥用,以维护社会交易秩序,进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但实质并非否定权利的合法存在和行使。随意否定权利本身,违反依约履行义务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在不违背基本法理的基础上,如果存在既可以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也可以做有利于义务人的理解的情形,应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不能偏于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对权利人进行限制,而纵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甚至是恶意逃债的不诚信行为;更不能滥用诉讼时效制度,使诉讼时效制度成为义务人逃避债务的工具。本案中,王某某在诉讼时效期间向,证明其主观上没有放弃权利的意思,客观上采取了“”这一积极措施,同时已向被告张某送达了诉状副本,视为王某某已通过向张某提出了要求,符合向“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情形。因此,可以认为王某某后撤诉应引讼时效中断。
快速解决“行政类”问题
当前340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起诉后又撤诉是否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第
一,当事人提讼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根据《民法通则》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即“提讼”是引讼时效中断的三种法定情形之一。法律对提讼没有作任何限制性规定,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和诉讼阶段上的要求;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只有提讼后没有撤回或被按撤诉处理才算是“提讼”。因此,对当事人提讼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理解,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和限制。当事人提讼后又撤诉,不能因之后的撤诉而否定之前的。当事人的撤诉行为也不可能溯及已经形成客观事实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二,最高人民最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提讼引讼时效中断的时间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提交状或者口头的,诉讼时效从提交状或者口头之日起中断。”从该条内容可以看出,权利人以“提讼”的方式主张权利的,由于其请求保护权利的对象为,故只要其向提交材料或者口头,就应认定其向提出了权利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当事人对自己所欲主张的权利即拥有了新的诉讼时效期间。而此后无论是否已向被告送达状副本等文书,还是当事人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都不影响已经产生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司法解释规定诉讼时效“从提交状或者口头之日起中断”而非“依法受理之日中断”,更符合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立法目的,也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可见只要当事人向提讼,不论之后是否发生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都不影响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

三,当事人后又撤诉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诚实信用原则是私法领域的基本原则,债务人理应依法、依约履行债务。在债务人未依约履行债务,权利人积极主张权利或者因客观障碍无法主张权利的情形下,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制度,以阻却诉讼期间的继续计算,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同时,诉讼时效制度也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限制,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禁止权利滥用,以维护社会交易秩序,进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但实质并非否定权利的合法存在和行使。随意否定权利本身,违反依约履行义务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在不违背基本法理的基础上,如果存在既可以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也可以做有利于义务人的理解的情形,应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不能偏于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对权利人进行限制,而纵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甚至是恶意逃债的不诚信行为;更不能滥用诉讼时效制度,使诉讼时效制度成为义务人逃避债务的工具。本案中,王某某在诉讼时效期间向,证明其主观上没有放弃权利的意思,客观上采取了“”这一积极措施,同时已向被告张某送达了诉状副本,视为王某某已通过向张某提出了要求,符合向“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情形。因此,可以认为王某某后撤诉应引讼时效中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向债务人催收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