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最新修订 | 2024-03-03
浏览10w+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5314人
专家导读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方法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一、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保护原始事故现场。保护现场对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正确处理交通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场保护的内容有:

交通肇事车停位,伤亡人员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以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属保护内容。现场保护方法是:

寻找现场周围的就便器材,如石灰、粉笔、砖石、树枝、木杆、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标围现场时,应尽量做到不妨碍交通。如果车辆通行确实有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到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方法

(一)意外失火:

破窗脱身打滚灭火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员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关闭百叶窗和点火开关后,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

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

当人身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边滚动边脱去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好露在外面的皮肤和头发。

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离开汽车后,不要着急脱掉粘在烧伤皮肤上的衣服,大面积的烧伤可用干净的布单或毛巾包扎,如有可能尽量多喝水或饮料。

与此同时,没受伤的人员要尽快用灭火器、沙土、衣物或篷布蒙盖,使车辆灭火,但切忌用水扑救。

(二)汽车翻车:

脚勾踏板随车翻转当司机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

如果车辆侧翻在路沟、山崖边上的时候,应判断车辆是否还会继续往下翻滚。

在不能判明的情况下,应维持车内秩序,让靠近悬崖外侧的人先下,从外到里依次离开。

否则,车辆产生重心偏离,会造成继续往下翻滚。

如果车辆向深沟翻滚,所有人员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

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防止跳车时被车体挤压,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

若在车中感到将被抛出车外时,应在被抛出车外的瞬间,猛蹬双腿,增加向外抛出的力量,以增大离开危险区的距离。

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车辆在行驶中一旦刹车失灵,乘车人绝不能盲目跳车。

因为司机会减挡降低车速,如减挡失败,司机应将车辆开到靠近山体的一边去,必要时用车体侧面与山体刮撞,所以,乘车人应该抓紧车内的固定物,以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三)车辆落水:

先深呼吸再开车门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

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

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司机和乘客维持5至10分钟,应首先使儿童、老人和妇女的头部保持在水面上。

若车厢内的水面大致相等、有空间时,应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如果岸边无人救护,掉到水里的人神志清醒,应尽量采用仰卧位、身体挺直、头部向后,这样可使口、鼻露出水面,继续呼吸,如果是公共汽车或载有儿童的车辆,可手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9千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57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一键咨询
  • 157****24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1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3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1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0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0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8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2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交通事故中发现对方驾驶员无证驾驶怎么办
发生车祸后发现对方驾驶员涉嫌无证驾驶的就应该保护好现场的同时立即报警,无证驾驶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可以对驾驶员处200~2000元不等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
10w+浏览
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不是现场被抓,跟驾驶员有妨碍吗?
[律师回复] 可分为急性疲劳。驾驶人疲劳时。慢性疲劳是由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引起的,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车辆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腰酸背疼;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不准确。驾驶人在出现过度疲劳和慢性疲劳时、急躁等现象。急性疲劳是由于日常劳动所引起的暂时疲劳,这种不能用短时间的睡眠来恢复。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驾驶人会逐渐出现疲劳感觉,驾驶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驾驶疲劳现象,容易导致驾驶疲劳。驾驶车辆高速行驶时,操作动作呆滞,否则这种过度疲劳会发展成慢性疲劳;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慢性疲劳和积蓄性疲劳,行车中的噪声和振动频率小、动作呆板,交通干扰少、思考不周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焦虑,会出现换档不及时,驾驶人的注意力十分集中 疲劳驾驶扣6分,需要经过长时间休养和十分充足的睡眠进行恢复,易使驾驶人产生单调感而困倦瞌睡,经过短期的休息、反应迟钝。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始终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疲劳,会出现视线模糊,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可能突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过度疲劳是由于多次疲劳和连续疲劳积聚形成,正常驾驶疲劳就属于这一种。由此可见,一般可分为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短暂休息不能消失,道路环境单一。
2,随着速度的提高或持续高速行车,速度稳定,都不宜驾驶车辆,这种疲劳使劳动质量下降,疲劳就会消失、精神涣散。从疲劳恢复时间来看。
3,出现“高速公路催眠现象”、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而随着速度的不断提高和驾驶时间的延长、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驾驶车辆高速行驶。
1,影响身心健康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7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驾驶员该怎么保护车祸现场
[律师回复] (一)立即停车。凡是发生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车,肇事后逃跑,甚至置伤亡人员或国家财产不顾,只为了逃脱个人罪责而跑掉,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也是极不人道和违反社会公德的恶劣行为,其结果只会受到法纪的加重处罚。所以驾驶员肇事后必须马上停车。
(二)立即抢救伤员和物资。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死亡人员,确属当场死亡而无丝毫抢救希望者,应原地不动,用草席、篷布、塑料布等物覆盖。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如果受伤者伤势较轻,可暂留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如果伤势较重,应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靠近市区的还可以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请医院派车前去抢救。同时要用白灰、石头、绳索等物将伤员倒位描出。如一时无过车辆或救护车,也可动用肇事车将伤员送医院抢救,但要将肇事车各个车轮的着地点以及伤员倒位描出,做好标记,并要留人员看护现场。若无人伤亡,应迅速抢救物资和车辆。
(三)保护原始事故现场。保护现场对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正确处理交通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场保护的内容有:交通肇事车停位,伤亡人员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以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属保护内容。
现场保护方法是:寻找现场周围的就便器材,如石灰、粉笔、砖石、树枝、木杆、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标围现场时,应尽量做到不妨碍交通。如果车辆通行确实有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到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
(四)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亲自或委托他人向肇事点辖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全国的统一为122。报告内容有:肇事地点、时间、报告
(五)现场急救。交通事故发生时,轻者造成皮破血流,重者肢残骨折,甚至死亡。交通事故伤员的抢救,主要是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两部分。院前急救在我国目前还属薄弱环节。据研究,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有50%左右发生在事故的瞬间,大约有35%发生在伤害后的一二个小时内,大约15%的死亡发生在伤害后的7天之内。因此,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能挽救许多生命,交能防止伤情恶化,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和残症的发生。急救的基本方法是止血、包扎、固定、搬动和心肺复苏。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驾驶人员醉驾当场拘留吗?
驾驶人员醉驾不一定当场拘留,因为醉酒驾驶的行为需要进行立案处理,并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办理,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需要来拘留管理的也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发现驾驶员醉驾怎么处理?
交通管理部门发现驾驶员醉驾后首先该驾驶员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然后会将该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在接收该刑事案件之后,会核查醉驾驾驶员体内的酒精浓度、醉驾后造成的实际损害等相关事项。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中车辆驾驶员驶离现场的处理方法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事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1)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苫布、苇席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   (2)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做好标记。   (3)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对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印痕、撕脱口,要进行保护。   (4)严防再次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后,要持续开户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 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象,除及时报警方及消防人员外,还要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注意:燃油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要用沙子覆盖的方式来灭火,否则极易造成火势扩散。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57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驾驶员酒驾关押的场所是哪里
酒驾关押的场所就是当地的拘留所,拘留所的具体位置也就没有办法提供了。因为酒驾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治安拘留,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六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之后再次酒驾的话,处10日以下的拘留。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撞人后驾驶员换驾但未离开现场属于违法吗
[律师回复] 对于撞人后驾驶员换驾但未离开现场属于违法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刑事交通肇事案件中,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替。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
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公安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象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笔者认为,事后自首这不影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就象有的盗窃犯,在窃得财物回家后感到不安又将所窃的财物主动退还失主,仍应认定其盗窃犯罪既遂一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量刑情节一旦形成,就不能回转。事后,行为人感到内心不安,主动到有关部门讲清问题,这是他原先在主观上逃避法律追究转变到主动接受处理的一个转换,也只能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这是另一个法定的从轻量刑情节。因此,我们不能将后来的自首去否认他当时逃避法律追究的事实。
二、顶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定罪处理。顶罪人如果是一般主体,则应定包庇罪;如果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顶罪,则应定伪证罪。因此,我们在处理交通肇事后逃逸刑事案件中,要正确区分包庇罪与伪证罪的界限。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①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②伪证罪与包庇罪都是故意犯罪,都有帮助犯罪的人掩盖罪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其区别在于:
1、包庇罪为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伪证罪则是特殊主体,只能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2、包庇罪包庇的对象既可以是犯罪后未被羁押、逮捕归案畏罪潜逃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已被依法羁押、拘禁而逃跑出来的未决犯和已决犯;伪证罪包庇的对象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未决犯。
3、包庇罪的行为既可以发生在犯罪分子被侦查、审判之前,也可以发生在侦查、、审判中至判决后服刑之中;伪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即侦查、、审判过程中。
③交通肇事顶罪案件中的顶罪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作假证包庇犯罪的人,其目的是帮助犯罪的人逃避法律追究。这类案件只按包庇罪定罪处罚,实际上是不区分犯罪主体,混淆了包庇罪与伪证罪的界限。我们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应该区分这类犯罪的主体,看犯罪主体是否具有证人身份。如果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顶罪,则应定伪证罪;如果是一般主体,则定包庇罪。区分两罪的关键,主要是从主体去区分,看是否具有证人身份。由此得知,如果本不具有证人身份即本来不知道案件真实情况而假冒证人的,尽管是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伪陈述的也不能定伪证罪,而应定包庇罪;反之,尽管是确实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证人,如果陈述的不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也不是伪证罪,而应是包庇罪。如果既有证人身份,所虚伪陈述的又确实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那么,出现法条竞合的情形,依据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应适用特别法条,定伪证罪。《刑法》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发生车祸,驾驶员死亡,驾驶员无证驾驶
[律师回复] 对于发生车祸,驾驶员死亡,驾驶员无证驾驶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无证驾驶汽车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应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如果持有其他的机动车驾驶员证的,但准驾车型与所驾的汽车不符合的,在按上述标准进行处罚外,不应该对所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记12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
第二项、
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
第一项、
第三项、
第五项至
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法制办公室对《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法律条文的理解适用问题的函》的答复
一、关于对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行为的处罚问题。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九条的规定,申请驾驶证,经考试合格,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在性质上应当属于无证驾驶;在适用处罚上,依据过罚相当的原则,可以按照未取得驾驶证而驾驶机动车的处罚规定适当从轻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醉驾现在是如何处罚驾驶员
1、醉驾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驾照,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重新取得驾照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2、醉驾刑事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1-6个月拘役,并处罚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