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和诈骗罪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区别:
1、主体:单位可以构成帮信罪的主体但不可以构成诈骗罪的主体。
2、帮信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3、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帮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信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1、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3、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帮信罪和诈骗罪是有区别的,帮信罪是明知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活动,还给其提供与网络有关的技术支持,此行为就构成了犯罪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是行为人通过欺诈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诈骗的数额达到了三千元就可以立案追诉。
三、帮信罪怎样争取不起诉?
1、涉嫌犯帮信罪者若是想要争取不被起诉,可以在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积极向检察院提交不予起诉法律意见书,积极向检察院沟通提交专业法律意见书,向检察院提交相关证明自己满足不被起诉的材料。
2、以下情形一般不会被起诉:
(1)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时,可以不予起诉。
(2)如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可以不予起诉。
(3)对于经过检察院二次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不起诉。
3、帮信罪是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首先需要判断行为是否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即在客观上是否存在为其犯罪帮助行为,主观上,明知是网络犯罪的,故意为其提供帮助。另外,在客观上,还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该罪,可能被判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帮信罪一般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诈骗罪一般情况下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金额巨大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金额特别巨大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上文中主要对诈骗和帮信罪怎么定性判刑作出了介绍。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