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预备行为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3-03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常见的预备行为有哪些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常见的预备行为有哪些

1、准备工具。如为了抢劫,大量购买管制刀具。

2、练习犯罪的手段。如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如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如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预备犯,法律中规定的处罚原则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现实中比较常见的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就是为实施犯罪而积极准备相应的犯罪工具,当然为犯罪的实施而制造一定的条件,也是属于犯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常见的预备行为有哪些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4千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292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常见的预备行为有哪些
一键咨询
  • 163****5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0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2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6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常见的犯罪预备行为是什么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3、除实施犯罪的障碍。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一般巨野预备兵见面是什么时间,中陆预备师是什么时候见面 别的人已经见过面了,领过衣服了,我们还没动静,这是为什么
[律师回复] 你好,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双方经过协商就孩子的抚养、财产的分割、债权债务的处理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书面离婚协议后,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以及前述离婚协议书,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并领取离婚证。另一种是协商不成或者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协商,坚持离婚的一方可持诉状、结婚证、本人身份证、未成年孩子的户口或者出生医学证明以及其他诸如可以证明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房产证、车辆登记证书等证据起诉到居住地法院,要求法院判决离婚。法院将对夫妻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以及有无和好可能等方面进行法庭调查,予以综合分析,以认定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并根据查明的相关事实依法进行判决。既然对方不同意离婚,如果你依然坚持离婚,就只能向法院起诉离婚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第一次起诉离婚,而另一方又坚持不离,一般情况下法院是判决不准离婚的,目的是再留给双方一个机会,希望通过双方特别是不同意离婚的一方的努力表现以及沟通能使夫妻关系有所改善,使婚姻能继续维持下去。如果一方在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六个月期限届满仍然坚持离婚,可再次起
预备预备罪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 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故对于预备犯,可以从宽处罚。“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具有允许、许可的意思,但同时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倾向性意见。这儿,刑法虽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法定的,一般情况下司法机关必须这样为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严重的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时,也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也是法律所规定“可以”应有之义。)至于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对犯罪预备的整个案件进行综合考察后来决定。 主要应考虑的情节有: 一、是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已经完成; 二、是犯罪预备行为本身能否导致实行行为造成重大危害结果; 三、是犯罪预备行为所反映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等。 什么是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预备如何处罚呢
个人合伙纠纷能提前预防的几个常见问题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个人合伙纠纷怎样提前有效预防 一、必须签订书面合伙协议 个人合伙,基于人的诚信而建立。这种个人合伙,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群策群力、降低风险等优势。同时,它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诚信是抽象的,会因环境、利益等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在审理合伙纠纷案时发现,双方并没有任何书面协议,遇到诚信的,认可口头合伙协议,遇到不诚信的,就诉之无门了。所以,个人合伙在口头达成一致后,必须签订书面协议,以防患于未然。 二、事先明晰合伙人权利义务 在一些案件中,虽然合伙个人也订了合伙协议,但非常笼统,并没有按照法律要求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做出明确约定,也没有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划分。往往是出资多者全权决定合伙事务,其他合伙人对合伙经营期间的重大事宜以及账目等情况,大多一知半解。相当一部分合伙人因合伙纠纷诉至时,自身并不掌握合伙账目或合伙财产,而被诉一方合伙人很少主动配合进行账目清算,双方对合伙账目存在较大争议,导致合伙开支与合伙盈余等账目无法查清。 三、合伙解散时,及时清算财产 清算是企业法人终止的必经程序,未经清算,企业法人不得终止。但个人合伙终止相对比较简单,当合伙人约定的终止事由出现或合伙人决定终止合伙即可。 合伙终止后需要进行结算,但法律没有规定如何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应自行解决,如果未结算,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很难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所以,合伙个人在退伙时应及时结算。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常见的行政不作为行为有哪些
1、在依申请的行政案件中,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2、在依职权的行政案件中,对受害人请求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或行政主体自己发现的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拖延履行行政义务。3、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约定的行政义务.
10w+浏览
行政类
请问非法集资的手段常见的有哪些,要怎么预防?现在非法集资的手段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律师回复] 你好,非法集资的手段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种类:
1.不法分子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2.以种植芦荟、养殖蚂蚁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
3.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为幌子,欺骗群众投资;
4.以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掩盖其非法目的,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等加大宣传,骗取群众的信任;
5.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
6.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诱骗,以高额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
5招对策识破非法集资
1.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是陷阱;
2.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否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否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
3.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
4.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相关媒体会进行报道,可通过网络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
5.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劝说要审慎决策,不要盲目听从。
郑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李立提醒广大市民,遇到非法集资要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292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表弟前段时间与人发生了争执,表弟就想要揍他,已经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了,并且连路线都规划好了,但是我表弟最后没有实施,表弟是犯罪预备吗?犯罪预备不一定是预备犯,预备犯罪算是犯罪吗?
[律师回复]
一、犯罪预备包括哪些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也是一种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但是刑法将这一常见的行为方式单独列举予以明示。
(二)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犯罪的需要。
(三)其他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有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才是预备犯主观方面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预备行为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是受此种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这是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的关键区别所在。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该因素不足以阻碍行为人继续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人也认识到这一点的(排除行为人存在认识错误而构成犯罪预备的情形),应认定为犯罪预备阶段中止。
二、犯罪预备算犯罪吗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途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犯罪预备的处罚,必须要认定行为属于犯罪预备。根据《测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即已经实施了准备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犯意表示。
(2)罪行为必须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如果犯罪行为没有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则构成其他犯罪形态。
(3)罪行为在预备过程中停顿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为人以内的原因停止犯罪,则是犯罪中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2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行政不作为的常见行为有哪些
1、在依申请的行政案件中,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2、在依职权的行政案件中,对受害人请求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或行政主体自己发现的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拖延履行行政义务。3、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约定的行政义务.
10w+浏览
行政类
目前在学习关于公司经济犯罪方面的律法,想咨询一下关于公司经济犯罪大概是怎么样的呢?有哪位知道的吗?
[律师回复] 本人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企业在用人时要注意员工特别是经手财物的管理人员的人品。我们有些企业在用人时只看重业务能力,而忽视了对职工的人品的考察了解,亲戚、朋友或者亲戚、朋友介绍的多,考察录用的少。
2、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以减少被犯罪分子可资利用的漏洞。
3、公司、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完备各项规章制度。如可采取会计主办,出纳相互牵制。公章、印鉴分别保管等必要的措施,都可以有效防止本单位财产被侵占、挪用事件的发生。
4、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业务、财会等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使这些人员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法制观念,随时有紧箍咒。 二、合同诈骗犯罪的预防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合同诈骗犯罪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数量较突出的经济犯罪活动。因此只要我们了解合同诈骗犯罪的含义掌握其犯罪规律,就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类诈骗犯罪的发生。 所谓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本人认为只有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就可预防诈骗案件的发生:
1、在合同签订前或交付货物之前,对买方(需方)的资信程序,厂况等基本情况作必要的调查,不要盲目签订合同或交付货物。
2、对约定不用现金支付,而用票据进行结算货款的。业务人员在拿到票据后,
首先应立即到票据的开票行进行咨询,确认票据的真伪。
其次到开票行了解出票人的资信程度。第三应按票据规定的付款期限及时提示付款。
3、对于一些以高额利润回报或者以先付部分货款等条件优惠,让利较大的情况,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分析,不要轻信和贪利,以免上当受骗。象现在经常发生的纳米诈骗案件,就是由于受害者贪心,不仔细分析而发生的。
4、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使合同的签订地或者合同的履行地有一款在本地进行,这样,万一发生了合同诈骗案件。就可以直接向本地公安机关报案,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5、一旦发现企业有被骗的苗头,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有些案件的事主在明知被骗的情况下,仍存侥幸。自己私下讨还货款,在没有办法讨还,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才来报案,早已事过境迁,失去了有利的战机。有些即使抓获了犯罪分子,赃款赃物也早被挥霍贻尽。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292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预备犯罪预备应当怎样处置?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 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故对于预备犯,可以从宽处罚。“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具有允许、许可的意思,但同时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倾向性意见。这儿,刑法虽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法定的,一般情况下司法机关必须这样为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严重的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时,也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也是法律所规定“可以”应有之义。)至于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对犯罪预备的整个案件进行综合考察后来决定。 主要应考虑的情节有: 一、是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已经完成; 二、是犯罪预备行为本身能否导致实行行为造成重大危害结果; 三、是犯罪预备行为所反映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等。 什么是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预备如何处罚呢
上个星期我朋友和她的同事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冲突,我朋友一气之下在商场买了一把水果刀扬言要和她的同事同归于尽。可是就在她把刀带到单位并且把同事叫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时,她又反悔了,想到这么做之后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便冷静了下来。可为时已晚,对方已经猜到了她的举动,于是她们闹到了警察局,她的同事便告她犯罪预备还是预备犯罪,这两个词太像我搞不太清楚。所以预备犯罪与犯罪预备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预备犯罪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处罚不同: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具有四个特征:
1、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施犯罪;
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如何认定?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的认定必须要存在着预备的行为,比如说为了实施犯罪具体过程而进行一些练习扒窃的技能等等,还包括在之前的犯罪调查,还有就是一定要具有相应的犯罪的目的,最常见的一种犯罪目的就是盗取他人的财物的犯罪目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2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3、除实施犯罪的障碍。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预备的特征有哪几种,怎么预备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预备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 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准备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杀伤、威胁被害人的各类凶器物品;用以、票证、文印的各类器具材料;用以掩护犯罪活动、排除障碍物、销毁罪证的各类工具物品等。准备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装、购买、借用、骗取、窃取等。 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为实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现场、选择犯罪时机、探听被害人行踪、演习犯罪手段和技巧、拟定犯罪实施计划、寻找犯罪同伙等等。 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实施犯罪所起的作用来看,都是着手实施犯罪之前,准备犯罪的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如果行为人仅仅将犯罪意图表露出来,而未进行犯罪的准备活动,那就不是犯罪预备。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预备犯仅仅处于犯罪的预备阶段,还没有着手实施犯罪,也没有造成实际的社会危害结果,其社会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对预备犯的处罚上可以轻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对于个别预备犯情节特别恶劣、主观恶性严重、危险性大的,也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预备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可以依据刑法的规定,免除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其他侵权 > 常见的预备行为有哪些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