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治安处罚标准?
故意损毁财物治安处罚标准一般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具体为: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由于珍贵植物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以,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的行为同时也侵犯了国家对珍贵植物的所有权,因而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所侵犯的国家、集体与个人财物的所有权有近似之处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犯罪客体不同。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侵犯的是国家对植物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属于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
2、客观要件不同。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的行为人只要实施了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的行为,就可构成犯罪;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人除要求实施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外,还必须达到一定数额和情节,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3、犯罪对象不同。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的对象仅为珍贵植物;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
4、主体要件不同。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是该罪主体。
四、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认定是什么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本条规定,故意非法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2、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具有以下严重情况之一的:用放火、爆炸、投毒、决水等方法毁坏公私财物,尚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用暴力威胁他人,且当面任意砸毁公私财物的;因违法犯罪行为被检举而故意毁坏检举人财物的;故意毁坏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的生活资料的;故意毁坏重要物资的;毁坏救灾、救济等特定物资的;多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被害人精神极大损害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手段恶劣动机卑鄙,毁坏财物嫁祸于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等等。
3、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按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治安处罚标准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以上就是关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治安处罚标准的相关介绍。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