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

最新修订 | 2024-02-24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

一、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民用航空器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在使用中造成他人损害。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八条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二、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害什么人赔偿

紧急避险的责任承担,根据引起危险的原因的不同以及所侵害的主体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人为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的责任承担。如果危险由他人引起,紧急避险造成引发危险的人损害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

由引起危险的人自身承担损失;如果紧急避险造成第三人或紧急避险人自身损害的,由引起危险的人承担侵权责任。

(2)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的责任承担。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为了他人的利益采取避险措施造成自身损害,如符合无因管理的构成;

则紧急避险人对被管理人有无因管理之债的请求权;如果造成第三人损害,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受益人应给予受害人适当补偿。

(3)避险过当的责任承担。当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时,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这里的民事责任,在性质上就是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4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1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
一键咨询
  • 166****17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8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8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4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2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7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3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1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哪些情形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哪些情形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劫持航空器罪致死亡的情形,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航天事业也在快速扩大规模,各种航空器如飞机、滑翔机、直升机等都在不断研发投入使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劫持航空器犯罪现象也在增加。因此我国刑法对劫持航空器罪进行了定义和处罚。那么,劫持航空器罪致人死亡时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一起了解一下。 (一)概念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二)处罚根据刑法第121条的规定,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其中的“致人重伤、死亡”,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还包括故意重伤与故意。 (三)特征 1.本罪客观要件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 1)行为对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自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为止,该航空器被认为是正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止,属于正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以前,视为仍在飞行中。作为本罪对象的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航空器,也可以是国家航空器(用于军事、海关、警察部门的航空器)虽然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劫持航空器犯罪中的航空器仅限于民用航空器,但是,不能完全根据国际公约来解释我国刑法;我国刑法没有对航空器作出任何限定,因此我国刑法在规定某种犯罪时完全可能超出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的外延;劫持供军事、海关、警察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也可能发生,也必然危害公共安全,应依法惩治。但是,当外国人劫持外国的航空器进入我国领域后,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时,必须遵守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换言之,对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对劫持国家航空器的行为,只能适用其他管辖原则。( 2)行为内容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劫持航空器中的暴力是指对机组成员等人不法行使有形力,并达到足以抑制其反抗的程度。胁迫一般是指以对机组成员等人进行加害相威胁,并达到足以迫使其不敢反抗的程度。行为人为了使机组成员等人产生恐惧心理,实施对物暴力行为,足以抑制其反抗的,亦属于本罪的胁迫。其他方法,是指与暴力、胁迫性质相当的,使航空器内的机组成员或其他人员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方法,如暗中投放品,使机组成员丧失反抗能力等。“劫持”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劫夺航空器,犯罪人直接驾驶或者操作航空器;二是强迫航空器驾驶、操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驶、操作,从而控制航空器的起飞、航行线路、速度与降落地点。至于行为人实际上是否劫夺了航空器、实际上是否控制了航空器的航行,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本罪的主观上只能是故意。从实践上看,劫持者总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但犯罪目的与动机的内容不影响本罪的成立。综上可知,一旦犯罪人实际性的做出了劫持行为,不管劫持时间多长,目的是什么都将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本罪在刑法中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处罚也严厉。对于劫持航空器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可依法判处死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劫持航空器之后又抢劫航空器上人员的应该数罪并罚吗
[律师回复]   劫持航空器之后又抢劫航空器上人员的,应该数罪并罚。劫持航空器,涉嫌劫持航空器罪;抢劫人员财物,涉嫌抢劫罪。  《刑法》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
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第七十一条 【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一百二十一条 【劫持航空器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哪些情形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哪些情形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劫持航空器罪怎样判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劫持民航飞机出逃境外,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为有效地打击这类性的犯罪活动,保护旅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国际间反劫机犯罪的合作,刑法对这种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劫持航空器犯罪,给予严厉处罚。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罪必须是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行为人只要是使用了手段,如开枪、打人等劫持航空器的暴力行为;或者实施了以爆炸飞机、枪杀旅客等手段要挟、强迫机组人员服从其指挥劫持航空器的胁迫行为;或者使用除暴力、威胁方法以外的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其他方法的,如航空器的驾驶人员,利用驾驶航空器的便利条件,违反规定直接驾机非法出逃境外,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为了严厉打击这类严重的犯罪,法律对航空器的定义是广义的,包括各种运送旅客和运输物资的空中运输工具。根据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的犯罪的处刑分为二档,即一般情况下,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犯罪分子在劫持航空器的过程中,造成旅客或者机组人员的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上的重要设施、设备遭受严重破坏等行为,处以死刑。
什么是劫持航空器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航空运输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旅客、机组人员的生命健康及航空器及其运载物品的安全。 犯罪对象是正在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如飞机、飞艇等,军用航空器不是本罪的犯罪对象。 所谓“正在飞行中”包括三种状态:一是指从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为止的期间的任何时间;二是指航空器被迫降落后,主管当局接收该机及所载人员和财产前的任何时间;三是处于待飞状态的航空器。 如果行为人劫持的不是上述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如劫持正在装配或者正在维修中的航空器的,则不会直接危害航空运输安全,因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机上人员特别是机组人员实施捆绑、殴打、伤害甚至杀害,迫使航空器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毁坏航空器、杀害人质相威胁,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以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任何方法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如用麻醉剂使机组人员不能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状态后控制航空器。 所谓劫持,就是使用上述方法非法改变航向或者强行控制航空器的行为。 本罪属于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完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航空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1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劫持航空器罪如何处罚?
劫持航空器罪应当是按照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按照无期徒刑来进行一定的处罚,这在我们国家《刑法》第121条中有明确的规定。劫持航空器罪如何处罚,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劫持航空器罪会被判刑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本罪在刑法中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处罚也严厉。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其中的“致人重伤、死亡”,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还包括故意重伤与故意。该罪具体包含如下特征: 1.本罪客观要件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 (1)行为对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自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为止,该航空器被认为是正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止,属于正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以前,视为仍在飞行中。 作为本罪对象的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航空器,也可以是国家航空器(用于军事、海关、警察部门的航空器)虽然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劫持航空器犯罪中的航空器仅限于民用航空器,但是,不能完全根据国际公约来解释我国刑法;我国刑法没有对航空器作出任何限定,因此我国刑法在规定某种犯罪时完全可能超出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的外延;劫持供军事、海关、警察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也可能发生,也必然危害公共安全,应依法惩治。但是,当外国人劫持外国的航空器进入我国领域后,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时,必须遵守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换言之,对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对劫持国家航空器的行为,只能适用其他管辖原则。 (2)行为内容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劫持航空器中的暴力是指对机组成员等人不法行使有形力,并达到足以抑制其反抗的程度。胁迫一般是指以对机组成员等人进行加害相威胁,并达到足以迫使其不敢反抗的程度。行为人为了使机组成员等人产生恐惧心理,实施对物暴力行为,足以抑制其反抗的,亦属于本罪的胁迫。其他方法,是指与暴力、胁迫性质相当的,使航空器内的机组成员或其他人员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方法,如暗中投放品,使机组成员丧失反抗能力等。 2.本罪的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从实践上看,劫持者总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但犯罪目的与动机的内容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劫持航空器法院怎么判
《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航空运输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旅客、机组人员的生命健康及航空器及其运载物品的安全。 犯罪对象是正在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如飞机、飞艇等,军用航空器不是本罪的犯罪对象。 所谓“正在飞行中”包括三种状态:一是指从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为止的期间的任何时间;二是指航空器被迫降落后,主管当局接收该机及所载人员和财产前的任何时间;三是处于待飞状态的航空器。 如果行为人劫持的不是上述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如劫持正在装配或者正在维修中的航空器的,则不会直接危害航空运输安全,因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机上人员特别是机组人员实施捆绑、殴打、伤害甚至杀害,迫使航空器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毁坏航空器、杀害人质相威胁,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以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任何方法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如用麻醉剂使机组人员不能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状态后控制航空器。 所谓劫持,就是使用上述方法非法改变航向或者强行控制航空器的行为。 本罪属于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完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航空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劫持航空器罪会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航天事业也在快速扩大规模,各种航空器如飞机、滑翔机、直升机等都在不断研发投入使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劫持航空器犯罪现象也在增加。因此我国刑法对劫持航空器罪进行了定义和处罚。那么,劫持航空器罪致人死亡时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一起了解一下。 (一)概念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二)处罚根据刑法第121条的规定,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其中的“致人重伤、死亡”,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还包括故意重伤与故意。 (三)特征 1.本罪客观要件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 1)行为对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自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为止,该航空器被认为是正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止,属于正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以前,视为仍在飞行中。作为本罪对象的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航空器,也可以是国家航空器(用于军事、海关、警察部门的航空器)虽然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劫持航空器犯罪中的航空器仅限于民用航空器,但是,不能完全根据国际公约来解释我国刑法;我国刑法没有对航空器作出任何限定,因此我国刑法在规定某种犯罪时完全可能超出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的外延;劫持供军事、海关、警察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也可能发生,也必然危害公共安全,应依法惩治。但是,当外国人劫持外国的航空器进入我国领域后,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时,必须遵守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换言之,对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对劫持国家航空器的行为,只能适用其他管辖原则。( 2)行为内容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劫持航空器中的暴力是指对机组成员等人不法行使有形力,并达到足以抑制其反抗的程度。胁迫一般是指以对机组成员等人进行加害相威胁,并达到足以迫使其不敢反抗的程度。行为人为了使机组成员等人产生恐惧心理,实施对物暴力行为,足以抑制其反抗的,亦属于本罪的胁迫。其他方法,是指与暴力、胁迫性质相当的,使航空器内的机组成员或其他人员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方法,如暗中投放品,使机组成员丧失反抗能力等。“劫持”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劫夺航空器,犯罪人直接驾驶或者操作航空器;二是强迫航空器驾驶、操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驶、操作,从而控制航空器的起飞、航行线路、速度与降落地点。至于行为人实际上是否劫夺了航空器、实际上是否控制了航空器的航行,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本罪的主观上只能是故意。从实践上看,劫持者总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但犯罪目的与动机的内容不影响本罪的成立。综上可知,一旦犯罪人实际性的做出了劫持行为,不管劫持时间多长,目的是什么都将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本罪在刑法中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处罚也严厉。对于劫持航空器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可依法判处死刑。
劫走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航空运输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旅客、机组人员的生命健康及航空器及其运载物品的安全。 犯罪对象是正在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如飞机、飞艇等,军用航空器不是本罪的犯罪对象。 所谓“正在飞行中”包括三种状态:一是指从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为止的期间的任何时间;二是指航空器被迫降落后,主管当局接收该机及所载人员和财产前的任何时间;三是处于待飞状态的航空器。 如果行为人劫持的不是上述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如劫持正在装配或者正在维修中的航空器的,则不会直接危害航空运输安全,因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机上人员特别是机组人员实施捆绑、殴打、伤害甚至杀害,迫使航空器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毁坏航空器、杀害人质相威胁,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以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任何方法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如用麻醉剂使机组人员不能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状态后控制航空器。 所谓劫持,就是使用上述方法非法改变航向或者强行控制航空器的行为。 本罪属于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完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航空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1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劫持航空器罪会判得重吗?
劫持航空器罪显然判得重,对于犯罪分子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的,如使航空器材遭受严重破坏的,可以直接处死刑,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劫持航空器的罪名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劫持民航飞机出逃境外,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为有效地打击这类性的犯罪活动,保护旅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国际间反劫机犯罪的合作,刑法对这种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劫持航空器犯罪,给予严厉处罚。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罪必须是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行为人只要是使用了手段,如开枪、打人等劫持航空器的暴力行为;或者实施了以爆炸飞机、枪杀旅客等手段要挟、强迫机组人员服从其指挥劫持航空器的胁迫行为;或者使用除暴力、威胁方法以外的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其他方法的,如航空器的驾驶人员,利用驾驶航空器的便利条件,违反规定直接驾机非法出逃境外,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为了严厉打击这类严重的犯罪,法律对航空器的定义是广义的,包括各种运送旅客和运输物资的空中运输工具。根据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的犯罪的处刑分为二档,即一般情况下,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犯罪分子在劫持航空器的过程中,造成旅客或者机组人员的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上的重要设施、设备遭受严重破坏等行为,处以死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1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劫持航空器罪会受到哪些处罚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航天事业也在快速扩大规模,各种航空器如飞机、滑翔机、直升机等都在不断研发投入使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劫持航空器犯罪现象也在增加。因此我国刑法对劫持航空器罪进行了定义和处罚。那么,劫持航空器罪致人死亡时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一起了解一下。 (一)概念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二)处罚根据刑法第121条的规定,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其中的“致人重伤、死亡”,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还包括故意重伤与故意。 (三)特征 1.本罪客观要件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 1)行为对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自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为止,该航空器被认为是正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止,属于正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以前,视为仍在飞行中。作为本罪对象的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航空器,也可以是国家航空器(用于军事、海关、警察部门的航空器)虽然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劫持航空器犯罪中的航空器仅限于民用航空器,但是,不能完全根据国际公约来解释我国刑法;我国刑法没有对航空器作出任何限定,因此我国刑法在规定某种犯罪时完全可能超出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的外延;劫持供军事、海关、警察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也可能发生,也必然危害公共安全,应依法惩治。但是,当外国人劫持外国的航空器进入我国领域后,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时,必须遵守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换言之,对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对劫持国家航空器的行为,只能适用其他管辖原则。( 2)行为内容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劫持航空器中的暴力是指对机组成员等人不法行使有形力,并达到足以抑制其反抗的程度。胁迫一般是指以对机组成员等人进行加害相威胁,并达到足以迫使其不敢反抗的程度。行为人为了使机组成员等人产生恐惧心理,实施对物暴力行为,足以抑制其反抗的,亦属于本罪的胁迫。其他方法,是指与暴力、胁迫性质相当的,使航空器内的机组成员或其他人员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方法,如暗中投放品,使机组成员丧失反抗能力等。“劫持”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劫夺航空器,犯罪人直接驾驶或者操作航空器;二是强迫航空器驾驶、操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驶、操作,从而控制航空器的起飞、航行线路、速度与降落地点。至于行为人实际上是否劫夺了航空器、实际上是否控制了航空器的航行,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本罪的主观上只能是故意。从实践上看,劫持者总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但犯罪目的与动机的内容不影响本罪的成立。综上可知,一旦犯罪人实际性的做出了劫持行为,不管劫持时间多长,目的是什么都将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本罪在刑法中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处罚也严厉。对于劫持航空器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可依法判处死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运输损害 >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具体指什么情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