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诈骗判几年有期徒刑?
1、网络信息诈骗构成诈骗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网络诈骗的特点包括犯罪工具高科技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等。
网络诈骗通常是指犯罪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骗取他人财产的诈骗手段。如果犯罪的主要行为发生在互联网上,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来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此外还具有以下的特点:
(1)作案目标具有不特定性,资金流向具有复杂性;
(2)作案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手段呈现智能化;
(3)作案过程具有隐蔽性,作案时间短。
二、网络诈骗案抓不到人能结案吗?
1、网络诈骗案抓不到人通常不能结案。
(1)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2)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2、刑事案件的结案方式:
(1)如果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案件尚未达到立案的条件,可以做出不予立案的结果来结案;
(2)如果是在检察院阶段,检察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做出不起诉决定来结案;
(3)如果到了审判阶段,法院会做出判决来结案。
三、诈骗罪与经济纠纷的区别有哪些?
1、诈骗罪与经济纠纷的区别包括定义不同、主观目的不同、客观手段不同等。
(1)定义不同
诈骗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诈的手段骗取或利用受害人的无知而骗取其财物。经济纠纷则是双方发生经济方面的纠纷,是一种法律上的民事行为纠纷。
(2)主观目的不同
诈骗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经济纠纷不是。
(3)客观手段不同
诈骗采取的是欺骗或隐藏事实的手段;而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
2、一般来说,两者比较容易混淆的,就是典型的借钱不还的问题。
借了钱,债务人打了欠条,然后没钱还,如何界定是经济纠纷还是诈骗,真的很难说。但按照目前我国《刑法》疑罪从无原则,在无法区分诈骗还是经济纠纷且没有证据证明诈骗时,应当以经济纠纷来定论。
利用网络信息实施了诈骗行为的公民,即使不被法院判刑,也通常情形下会被罚款、被行政拘留。阅读此文后,如果对网络信息诈骗判几年有期徒刑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