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诈骗立案有期限吗?
1、经济诈骗立案有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诈骗不仅仅是按流水量刑
诈骗是按流水来定罪量刑,但确定最终刑事处罚的时候不仅仅考虑流水,具体数额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数额在3000到10000的量刑较轻;三万到十万的则要处以更高的刑罚。五十万以上的,则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客观方面不同等。
1、侵犯的客体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3、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虽是公开进行诈骗活动但行为人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进行;而集资诈骗罪则是采用大张旗鼓、规模较大、公开的方式,有的甚至运用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并以高回报、高利率为诱饵,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单位上当受骗;
4、诈骗数额不同
诈骗罪的数额一般都比后罪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集资诈骗罪的起刑点比后罪的起刑点低;
5、犯罪主体不同
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属于单一主体;而集资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属于复杂主体。
1、无法确定诈骗罪立案后几天会判刑
对于需要被判刑的情形,诈骗罪从立案到宣判需要的时间要视具体案情而定,实务中一般是5个月到1年,案情复杂的,甚至更长。
2、诈骗报案立案后一般会在30日内有结果。
如果公安机关认为该案件不属于刑事案件,或者不需要立案,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不过即便公安机关立案,对犯罪嫌疑人也不能立即判刑处罚,需要案件需要经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这三道程序。通常来说,公安机关的立案审查一般都是在三日内,不过法律规定了公安机关最长的立案审查期限为30日,所以公安机关在30日内审查都是合法的。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报案的被害人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因为只有获得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受害人才能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检察院提起立案监督。
不管是诈骗案件,还是其他的案件,都是有立案标准的。公安机关只有确定诈骗案件满足了既定的标准之后,公安机关才会作出立案侦查的决定。如果对经济诈骗立案有期限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