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援助条件和对象
关于提供法律援助的目标群体以及实施条件具体如下所示:
1.法律援助的预定服务人群:
(1)他们必须拥有充足的证据以证明他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迫切地需要得到专业的法律援助支持;
(2)或者他们确实遭受到了生活的经济困境,无法负担或者仅能负担极少的法律服务费用;
(3)对于盲人、聋哑人士以及未满成年阶段的刑事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来说,他们在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法律援助;
此外,其他残疾人和老年人如果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聘请到辩护律师的话,同样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倘若刑事被告面临可能被判处死刑的风险,却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话,那么他们理应获得法律援助;
(4)在涉及到域外刑事案件时,如果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并且人民法院依据相关法规该指定律师担任辩护人时。
2.法律援助实施的具体条件:
(1)申请人必须具备充分的理由来证实,他们为了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确需要获得法律援助的协助;
(2)受援助者在经济上可能遇到极度困窘的状况,无力支付部分或者全部的法律服务费用。
在此情形之下,那些居住在农村地区并且归属于社会救济对象的人士也是享有援助资格的;
那些居住在城市并满足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政府划定的最底生活保障标准,同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居民,他们同样受到法律援助的欢迎;
(3)申请人申请的事项必须符合法律援助受理的相关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二、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对象是什么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最低保障的,要求抚恤金的,要求抚养费的,请求劳动报酬等条件;对象是经济困难的或者盲聋哑或者未成年的。《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律援助条件和对象”,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