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及假冒伪劣产品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中,判定该类案件是否浮获并立案进行侦查的具体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售卖或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所涉及的金额需达到人民币五万元以上;
其次,虽无实际售出,但已制造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的价值已然达到了人民币十五万元以上;
最后,在前两者之外,若销售金额尚未达到五万元的程度,可以通过把已经售出产品所得金额乘以三倍之后,再与未出售伪劣产品尚存的价值相加,来判断其总值是否已经达到人民币十五万元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买到假货应该向什么部门举报
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3、消费者是可以直接拔打我国工商部门的投诉电话的,投诉电话的号码为“12315”。除了打电话之外,我们也可以直接前往我国各地的工商所或者是工商局对于卖假货的现象予以申诉和举报,让工商部门来处理这个现象。
买到假货应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买到假货多少钱可以立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