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选择逃跑的行为,但其情节尚未达到构成犯罪的范畴之内时,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作出处罚决定,处罚标准应在人民币200元至2000元之间,并且可以附加15天以内的拘留期。
值得强调的是,即便对方当事人没有就此行为提起诉讼,负责处理该案的交警部门仍会依职权展开调查并依法对肇事逃逸行为人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在于肇事逃逸这一违法行为对受害方的权益、交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因而,即使受害方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事,相关法律依然会对此类行为施以重拳打击与惩罚措施。
值得指出的是,倘若肇事逃逸行为涉及其触犯刑法的刑事责任部分,即便是受害方并未提出起诉请求,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公共追责权的公诉机关依然有权利按照法定程序立案审查并提出公诉。
在此情形之下,法庭将会依据案件的真实情况及现行法律规定来认定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给出相应的判决结果,根据其情节轻重判处相应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对方轻伤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对方轻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肇事逃逸对方不起诉怎么处罚”,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