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所酿成的交通事故且逃离现场,这无疑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并需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通常而言,这种情况会被判定为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在饮酒后依旧在道路上实施驾驶行为,这是严重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犯罪行径,若因此而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话,便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依法应对其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惩罚。不仅如此,国家法律明文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妥善处理,防止事故恶化。
然而,若是在此种情况下继续选择逃逸,那么将会对行为人施加更为严厉的处罚,有可能被判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醉驾发生事故至多人受伤怎么去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仅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涉嫌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因为醉酒驾驶机动车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果造成一人重伤以上结果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醉驾发生事故逃逸怎么处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