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欠款人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关于欠款未偿付之诉讼所需提供之文件资料包括:
(1)民事起诉状,清晰完整地概述案由及相关要求;
(2)有效之个人身份证明文件,确保原告或其代表具备起诉并主张权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与借款纠纷相关的关键证据,例如贷款协议、欠款凭单等等。
此外,若要求在诉讼前实施财产保全措施或已进行财产保全的,须提供能够实施财产保全行为的财物所在地、其具体数量及其经济价值,另外还需提供有关银行存款账户的开户行信息和存款账户号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明确规定,当出借方向人民法院递交关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必须提交相关的债权凭据,如借款凭证、收款凭证、拖欠凭证等是必需的,同时也需要提供足够多的证据来证实借贷法律关系确实存在。
倘若相关人员持有无标明债权人姓名的借款凭证、收款凭证、拖欠凭证等,当这些持有人发起民间借贷诉讼时,人民法院会依法予以受理。
但如果被告人就原告是否有权发动诉讼提出带有事实依据的质疑,经过深入调查和审查后,如果确认原告并不具备债权人资格,则人民法院将做出裁决,驳回该即刻开始的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
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
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二、起诉欠款人只有欠条是否能赢
只有一张欠条不一定能打赢官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因此,在仅有欠条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胜诉就看对方提出抗辩是否能够成立或者是否构成有效的抗辩,如果一旦成立或者构成有效抗辩,那举证责任就马上转移到了原告的身上,原告还需要继续举证证明借款关系的成立,但是由于原告已经没有证据了,那就很被动,很容易就会败诉。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第十条第1小点,“民间借贷纠纷中,尤其是出借人主张大额现金交付的,对于借贷事实是否发生,是出借人需要举证证明的重要内容,欠缺这个事实,只提供借据、欠条等债权凭证的,不能视为其完成了举证证明责任,需要当事人进一步提供证据来证明。”如果原告出借的款项是比较大额的现金,例如几十万,那不仅需要提交借条,更需要提交其他证据予以佐证,例如银行的取现记录、与借款人的通话录音(承认借款)、微信记录等等,这些证据综合起来才算是完成举证责任,让法官相信借款关系的存在,从而支持原告的请求。
起诉债务人,应当收集以下证据:
(2)应提供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等交付借款的凭证;
(3)如果没有借款合同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的其他证据,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4)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合同等证明担保事实存在的证据;有抵押的,应提供抵押合同;抵押登记手续及相关权利凭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
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存续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起诉欠款人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