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如果发现了新的证据,能够使原来的判决和裁决被推翻,那么就可以启动再审程序;
第二,如果最初的判决和裁决所依赖的重要证据不充足,也可以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
第三,如果最初的判决和裁决在适用法律上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同样可以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依据;
第四,如果法院在处理案件时违反了法定程序,可能会对案件的公正判决和裁定产生影响,这时也可以启动再审程序;
第五,如果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也可以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的申诉满足以下任一情况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进行审判:
首先,如果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实存在错误,并且这种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定罪量刑的结果;
其次,如果用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够真实、充分,依法应该被排除在外,或者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
最后,如果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出现了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二、刑事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是什么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但同时法律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但也有另外,对于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原审被告人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即使超过两年,也可以申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十条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刑事申请再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