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裁决罚金金额的普遍性原则是结合犯罪情节来确定罚金的数额,然而关于罚金具体数额的详尽规范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最低罚金金额设定为人民币1000元,而最高罚金金额则被限定为犯罪所得金额的两倍。
当犯罪行为无具体数额或无法准确计算犯罪数额时,应当在人民币1000元至10万元之间进行酌情量刑。
2.对于实施盗窃行为在五次以内且盗窃数额累计不超过1万元的罪犯,如果能够主动退还赃物并且积极缴纳罚金的话;
3.对于实施盗窃行为在三次以内且盗窃数额累计不超过2万元的罪犯,如果具备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能够主动退还赃物并且积极缴纳罚金的话;
4.对于初次犯罪或者偶然犯罪,盗窃数额不超过3万元的罪犯,如果同样具备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能够主动退还赃物并且积极缴纳罚金的话。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应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低于两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应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低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自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因犯盗窃罪,依法判处罚金刑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
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二、盗窃罪判缓刑后有案底吗
1、所谓案底,是指司法机关对于判决后形成的案卷,所保留的档案资料。判缓刑,代表已经有了犯罪记录,是有案底的。免予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而不予判处刑罚,即只定罪不判刑。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2、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而适用缓刑主要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免予刑事处罚是依法只对被告人定罪,但不判处刑罚;而缓刑是对被告人既要定罪,又要判处刑罚,只是所判刑罚暂不执行。
《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盗窃罪判缓刑罚金高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