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绝非小事情,可以细分为两个大类:
若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累积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涉及参与人数超出30名,同时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0万元人民币之上,那么这个人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他极有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相比之下,对于企业而言,法律法规更为严格,涉案金额必须达到100万元人民币、牵连150名受害者、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人民币才可能构成犯罪行为。
至于集资诈骗罪方面,个人行骗金额如累积达到1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企业涉嫌诈骗数额达到50万元人民币等,皆可依法判定为犯罪行为。
上述诸多规定的制定,无疑是为了促使司法机构能够更加有效地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
请务必牢记,无论何种形式的非法集资活动,其本质都是企图非法侵占他人财富,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为此,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保持高度警觉,避免成为这类不法之徒的欺诈对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
集资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集资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非法集资立案标准”,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