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坏他人名声犯法吗
然而,构成诽谤罪者,必须为情节较为严重之行为类型,相较而言,仅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则需明确限制在尚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范畴内。
另一方面,区分于民事领域中的名誉侵权行为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诽谤罪所散布的内容必须为虚构的、没有真实依据的事实;
(3)根据法律规定,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过错必须直接出于故意;而名誉侵权行为的主观过错则包容了过失与其他情况在内。
由此可见,即使行为人损害他人名誉,也并非必定构成犯罪。
如若诽谤罪得以成立,则将面临高达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判决。
此外,值得我们特别留意的是,诽谤罪属于需经主体主动提起刑事自诉方可处理的犯罪类型。
若相关方未及时启动刑事自诉程序,则该行为并不会被视为犯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损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2、如果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3、侵害他人名誉权,如果构成侮辱、诽谤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可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损坏他人名声犯法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