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能分配财产吗
在处理继女对继父母财产之继承上,其合法权益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在于二者之间有无确立起抚养关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定,对于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之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参照并遵循相应条款中所规定的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内容。
换言之,若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能够建立起牢固的抚养关系,那么他们便如同法律上拟制出来的血亲关系,拥有如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同等的权利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继子女有权继承继父母的财产。
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要想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存在养育生活关系,必须满足如下三个基本要素:
(1)当生父母再次步入婚姻殿堂之际,继子女应是未成年人;
(2)在此期间,继父母须承担起继子女所有或部分的抚养费用;
(3)抚养事实需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抚养关系去哪里证明
抚养关系是法定的一种关系,是不需要开据证明的,因为扶养关系是基于父母与子女具有法定抚养义务进而由父母支付相应抚养费所产生的一种关系,只要父母履行抚养义务,就认定为扶养关系成立,无需进行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能分配财产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